▲台灣社交距離APP。(圖/記者曾筠淇攝)
網搜小組/鄺郁庭報導
本站29日曾報導《到處都確診社交距離APP還要用?陳時中:是決定做不做快篩重要依據》,就有網友質疑,因為辦公室先後有5個人確診,他過幾天也中鏢,但開APP一看,卻顯示一整排「無接觸」,不禁傻眼,就有人也直呼早就想刪APP。不過,一群人則是開噓,「連基本原理都不懂」,也直嘆台人1習性恐讓APP失去意義。
指揮官陳時中29日強調,他到現在都還是覺得社交距離APP很有意義,更是決定他要不要做快篩的非常重要的根據」,若接觸時間都很長,有一點點喉嚨痛,就會想快篩一下;但若只有一點點喉嚨痛,都沒接觸情況,會多觀察幾天。
就有網友以「台灣社交距離APP?」為題,在PTT的Gossiping板上發文問卦,提到陳時中說APP可幫助判讀是否要快篩,但他辦公室有5人確診後,他自己隔幾天也確診,可是APP從5月19日至29日都顯示「無(接觸風險)」,忍不住感到納悶。
▲原PO同事5人確診,社交距離APP依然是整排「無」。(圖/翻攝自PTT)
貼文一出,就有人也直搖頭,「不知道刪多久了」、「我們家10大3小,已經7大2小確診了,那APP一樣顯示無接觸風險」、「沒下載、沒開藍牙、沒上傳確診代碼,自己根本不會收到通知」、「確診者沒裝你裝了也沒用,可以刪了。」
不過,1族群則不禁開噓,「啊就台灣人不屑裝,等到真的確診了,也沒資料可以上傳啊!2公尺內接觸超過2分鐘就會告訴你,其實如果大家都有在使用,是適合判斷自我監測的APP」、「同事裝了沒?他上傳了沒?八卦鼓吹不要裝,連基本原理都不懂還在那抱怨」、「不是全民配合就沒有意義的APP。」
事實上,4月底取消實聯制時,陳時中就曾表示,整體防疫是雙向的,每個人有每個人在意的地方,越在意的人就要越注意,APP就是這樣的精神,所以每個人都有下載最好。他也說,如果全台超過一半民眾都隨時使用這款APP,就能在個案染疫第一時間通知可能接觸者採檢,又能兼顧個人隱私,期盼全民都能下載。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