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橋機車瀑布曾受到國際關注。(圖/記者湯興漢攝)
圖、文/記者周亭瑋
台灣機車族眾多,雖然騎車方便、相對省錢且機動性高,但由於是「肉包鐵」,一旦發生交通事故,易釀成較嚴重的傷亡。《ETtoday新聞雲》記者整理出近5年數據,發現背後的「死亡密碼」,現在就帶讀者們一起看下去。
首先,從近5年車禍數據中可見,死亡人數都是不斷攀升的,而「機車車禍死亡人數」佔「車禍總死亡人數」一直維持在6成左右。單就機車族來看,5年累積共8604人殞命,其中以108年到109年成長幅度最高,狂增了7.3%,儘管109年到110年,增幅減至0.6%,但「奪命數字」代表的仍是1千8百多條人命啊!
光是近幾天,就有幾起機車死亡案引發關注,像是30日傍晚,宜蘭三星鄉就發生同向兩機車擦撞,其中22歲潘姓男騎士噴滾對向車道,對向自小客閃避不及撞上,潘男送醫不治,其母親更悲慟透露,「兒子原定6月1日要登記結婚的,結果來不及了。」
而28日晚間,新北市汐止區一名18歲劉姓男大生,騎乘普重機車載著18歲楊姓女友,結果不明原因自摔,由於車速不慢,導致楊女被拋飛、頭顱撞擊地面,經緊急搶救當晚仍宣告不治。
以機車族近5年車禍受傷人數來看,從106年到109年是不斷增加的,其中106年-107年漲幅高達9.3%,儘管去年(110年)出現負成長,但仍有37萬1576人受到輕重傷。
另據交通部2019年發表的「機車交通事故住院傷患嚴重度之影響因子分析」研究顯示,在碰撞事故中,機車與小客車發生的碰撞最多、其次是自摔。至於當下閃避不及的原因,則是以「對方車輛忽然變換方向」最多。
統整106年到110年數據,可以發現5年來各年齡層,機車事故肇因前三名排行從未變過。「年輕人」和「成年人」肇因前三名都相同,依序為「未注意車前狀況」、「未依規定讓車」、「未保持行車安全距離」。
而「少年/兒童」前兩名一樣,依序是「未注意車前狀況」、「未依規定讓車」;不過,第三名則是「違反號誌管制或指揮」。
至於「高齡者」肇因第一名則是「未依規定讓車」,再來依序是「未注意車前狀況」、「左轉彎未依規定」。從道安資訊網可見,光是去年(2021年),65歲以上的機車族,因「未依規定讓車」,就釀6337件車禍案,造成77人死亡、5706人輕重傷。而第二大肇因「未注意車前狀況」,雖然以4413件次之,不過有92人因此喪命,比前者還多。
回顧過去5年,「未依規定讓車」始終是高齡機車族事故肇因榜首,一共衍生出2萬7165案,奪走400條性命,也使得2萬4522名長輩受傷。至於「未注意車前狀況」和「左轉彎未依規定」則落在第二和第三,死亡人數則分別為327、169人。
這5年來,機車事故肇因中,「未注意車前狀況」一直居於榜首,從106年的3萬多件,一路增加到110年已多達5萬多件;受傷人數也從近3萬人,增加到近4萬5千人;不僅如此,106年已奪走230命,去年更來到291人,5年累積下來,多達1306人不幸喪生。
拉出年輕機車族群(18-24歲)車禍死傷數,從106年到109年不斷攀升,其中「機車死亡人數」佔了8成之多。在這5年當中,以109年死傷者最多,110年雖然降低了一些,但這背後是上百條的年輕生命,才正值黃金歲月就不幸殞落。
至於受傷的情況,機車事故同樣佔了8成左右,從106年有9萬9207人受到輕重傷,一路不斷上升,到109年竟有11萬1668名傷者,而去年就算數字降低了,也有多達10萬2922人因此受傷。
台灣交通安全協會就推估,領照在兩年以內的新手最容易出事,18-19歲年輕人應為機車事故死亡人數的高峰年齡;同時,18-29歲的受傷人數,是其他年齡層的3倍之多,由此可見,機車事故發生率最高的族群,正是大學生或社會新鮮人。
最後,針對65歲以上長者,該族群車禍死傷人數一直居高不下,其中「機車死亡人數」佔5成左右,「機車受傷人數」更年年攀升,平均落在7成之多。另長輩自撞問題也值得注意,在108年已破百人為此喪命,110年更增加到152人;而受傷的也一路從2千多人,狂增到近3千5百人。
歸納過去事故,台灣交通安全協會理事林志學就曾指出,台灣很多道路對於「高齡友善程度」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同時,長輩們的正確路權認知,也有待加強,像是不時出現逆向、隨意變換車道或誤上國道等,或視交通號誌「為參考用」,有的甚至把馬路當自己家。
資料參考來源:道安資訊查詢網
►我就懶阿!6款「餐廳級調理包」水煮5分鐘開吃 再送晶華牛肉麵
►殺到快對折!日本直送「北海道鍋物組」 花咲蟹、根昆布高湯超鮮甜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