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俄烏陷入消耗戰 普丁寄望國際降低注意力

▲▼俄羅斯總統普丁今天在莫斯科紅場發表勝利日閱兵演說。(圖/路透)

▲CNN認為,普丁現在寄望國際媒體,對俄烏戰爭的關注度消退。(圖/路透)

文/中央社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出,俄軍無法很快征服烏克蘭,雙方陷入消耗戰,而在烏東俄軍施展攻勢的同時,國際媒體對這場戰爭的關注多少有些消退,這也許正是俄國總統普丁的寄望所在。

CNN這篇分析說,普丁(Vladimir Putin)可能注意到,因俄烏戰爭而加劇的能源價格和消費物價高漲,才是美國和其他國家民意比較關心的問題。

普丁同時也可能寄望於戰爭所受到的外交關注曇花一現。他曾在2015年加倍力挺當時在內戰中節節敗退的敘利亞總統巴夏爾.阿塞德(Bashar al-Assad),如今全世界注意力轉移到烏克蘭,但已經邁入第12年的敘利亞內戰仍在進行中。

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秘書長帕特魯舍夫(Nikolai Patrushev)最近表示,在烏克蘭作戰的俄軍並未「追趕最後期限」,意指普丁的作戰時間表比較沒有限制。相較之下,烏克蘭擔心國際社會對這場戰事開始感到疲乏,從而施壓澤倫斯基政府向普丁讓步。

CNN說,一名阿富汗塔利班(Taliban)被俘戰士曾說,「你們有手錶,但我們有時間」,這句話總結了美軍在阿富汗戰爭進退維谷的處境,也就是塔利班勝利的關鍵不在於擊敗美軍,而在於比美軍撐得更久。

若把這句話應用到俄烏戰爭,決定性因素可能在於時間站在誰的那一邊?是很可能會掌權到嚥下最後一口氣的俄羅斯獨裁者,還是在為國家存亡持續奮戰的烏克蘭人民?

時間回到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前一天的2月23日,當時外界可能不禁猜測,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在位的日子不多了。

畢竟俄、烏兵力對比約略是10比1。莫斯科地面部隊比基輔多一倍,戰機、裝甲戰鬥車數量又分別是對方的10倍和5倍。

就在出兵烏克蘭幾天前,普丁在電視發表談話時,明顯怒氣沖沖。他長篇大論且拉雜地談論歷史,顯然一心要使基輔的政權更替。

CNN報導,普丁似乎孤注一擲,料定澤倫斯基會逃離基輔,一如數月前美國支持下的阿富汗前總統甘尼(Ashraf Ghani)逃離喀布爾一般。屆時西方的怒火總會平息,只是俄國在西方制裁下必須忍受一時的痛苦。

然而無論普丁曾如何計畫在基輔舉行勝利遊行,出兵百日後的現在,只能無限延期。烏克蘭的士氣並未瓦解,烏軍使用美國和盟邦提供的現代化反坦克武器,摧毀了俄軍裝甲車隊;黑海艦隊旗艦莫斯科號(Moskva)飛彈巡洋艦遭到烏克蘭飛彈擊沉。同時儘管困難重重,烏軍戰機仍繼續在空中作戰。

3月底俄國開始將受創的部隊自基輔一帶撤退,聲稱作戰焦點已轉移為攻下烏東頓巴斯(Donbas)地區。3個月過去了,俄軍似乎不再以速戰致勝為目標,而且似乎也沒有這種能力。

多名俄軍將領已陣亡,而且俄軍死傷人數高得驚人,但若因此論定俄軍將敗,恐怕是以偏概全。

俄軍現已掌控從烏克蘭第2大城哈爾科夫(Kharkiv)一帶延伸到分離分子手中城市頓內茨克(Donetsk)和盧甘斯克(Luhansk)、再往西南方到刻松(Kherson)的新月形地區,形成了一座連通頓巴斯地區和克里米亞半島(Crimea)的陸橋。克里米亞已於2014年遭俄羅斯兼併。

俄、烏已經陷入消耗戰,俄軍現在主要攻擊方向在頓巴斯地區,近日戰火集中在工業大城北頓內茨克(Severodonetsk)一帶。這是烏軍在盧甘斯克州的最後據點。

烏軍已棄守北頓內茨克大部分地區,這座城市來日淪陷僅屬象徵性質,但軍事分析家指出,這倒能使當地烏軍免遭俄軍曠日持久圍攻,更何況當地烏軍最終仍可能敗退。

美國戰爭研究所(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War)近來分析指出:「烏克蘭比較有限的資源必須節約使用,集中用於收復關鍵地區,而非用於防守無法決定戰爭結果或戰事延續條件的地區。」

烏克蘭國防部發言人莫圖茲亞尼克(Oleksander Motuzianyk)指出,在北頓內茨克遭受攻擊的同時,俄軍目前正「企圖包圍頓內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的我軍」,並重新編隊,朝斯拉夫揚斯克(Sloviansk)方向發動攻勢。斯拉夫揚斯克的戰略地位重要,可能成為下一場關鍵戰役的焦點。

相較於人口稠密的基輔周邊城市環境,烏東地形開闊許多,這正是烏方向美國及其盟邦迫切要求提供比較重型武器的原因所在,尤其是射程較遠的火砲系統。

美國總統拜登1日宣布,將為烏克蘭提供更先進的火箭系統,包括「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High Mobility Artillery Rocket System),這種系統射程約80公里,較烏克蘭已經取得的任何火箭系統射程遠得多。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