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爆首例「MIS-C」!10歲男童高燒休克送ICU 台大醫:該打仗了

記者閔文昱/綜合報導

台灣這波本土疫情波及不少幼童,台大醫院小兒心臟科主治醫師林銘泰就指出,一名10歲男童4月底確診輕症,2天後痊癒,不料在端午連假前卻出現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緊急送進加護病房後才救回來。他坦言,前2年台灣防守的很好,這種病人一個也沒有,但如今「是要打仗的時候了!」

▲▼救護車,急診,送醫,119,急救,緊急醫療,傷患,病患,轉院。(圖/記者李毓康攝)

▲一名10歲男童端午連假前出現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示意圖/資料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林銘泰5日在臉書分享,一名10歲男童4月底確診新冠肺炎,輕症2天痊癒,但1個月後卻出現高燒、腹瀉、淋巴結腫大、紅疹、手腳腫等症狀,並於6月1日因血壓不穩,住進台大加護病房治療,經迅速診斷,研判是多系統性發炎症候群,直到6月5日病情穩定後,才轉出加護病房。

林銘泰指出,他一直苦口婆心的勸說家長「趕快帶孩子去打新冠肺炎疫苗」,不光是可以預防新冠重症,還能預防如果不幸染疫一個月後可能合併高燒和休克的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端午連假和加護病房以及感染科同事把台大的第一個多系統發炎症候群的10歲弟弟救回來,真的不希望再出現第二個了…」

▲男童5/28出現症狀。(圖/翻攝自Facebook/林銘泰)

▲男童5/28出現症狀。(圖/翻攝自Facebook/林銘泰)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一般醫學科主治醫師吳昌騰也在臉書轉發該則貼文表示,「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還是出現了!」他提醒,這種症候群很罕見,每 10萬名確診COVID兒童中,MIS-C的發病率在 Alpha流行期間為54.5,在Delta流行期間為49.2,在Omicron流行期間為 3.8,「但是由於其併發症高,冠狀動脈異常的比率可高達10-50%, 死亡率也可到1-2%。」

吳昌騰透露,在臨床表現上,這群兒科病人的表現是發燒合併有多系統的炎性症狀,症狀發生的時間點為COVID-19感染後的2.6週,「臨床症狀包含腸胃道症狀(嘔吐、腹痛、腹瀉等)、皮膚粘膜症狀(皮疹、非化膿性結膜炎、手足肢端腫脹)、心血管系統(心肌功能異常、冠狀動脈異常),另外也可能出現神經學症狀、凝血功能異常、呼吸症狀等。」

吳昌騰說,甚至有超過三分之一的病童會併發休克,通常呈現暖性休克,而病人這時都需要在加護病房接受治療,呼籲家長「疫苗接種,是給予孩子們最重要的保護方式之一」。

 ►按這訂閱Podcast《小編沒收工》每天熱門話題聊不完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