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新星「紫蘇」栽培面積僅0.3公頃 專家要靠繁殖技術提高產量

▲▼紫蘇。(圖/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提供)

▲花蓮場表示,藉有機栽培技術提升紫蘇產量。(圖/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提供,下同)

記者許展溢/台北報導

中央研究院曾公告「紫蘇萃取物」為具有良好抑制新冠病毒活性效果的潛力藥物,不過,全台種植面積僅0.3公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表示,已發展「紫蘇有機栽培及繁殖採種技術」,對整體產量及品質明顯助益,可提高成苗率,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業者獲利。

花蓮場指出,根據中研院110年1月27日於防疫專區公告5款現有藥物及保健品,紫蘇萃取物為具有良好抑制新冠病毒活性效果的潛力藥物,並於110年1月15日將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從現有藥物和保健品找出有效對抗新冠病毒感染的藥方〉 ,證實全株紫蘇萃取物可有效減少老鼠肺部的病毒量,是非常具有發展潛力的保健作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紫蘇。(圖/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提供)

▲▼紫蘇紫蘇可利用頂芽進行扦插繁殖,採出的種子樣貌如上圖。

▲▼紫蘇。(圖/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提供)

花蓮場說明,紫蘇為唇形科之一年生草本雙子葉植物,營養及機能成分豐富,其葉片及種子為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可供食品使用原料彙整一覽表」列舉的可食部位,葉片可鮮食、炒食及醃漬加工,種籽則作為榨油使用。紫蘇葉含有高量的鐵、水溶性的花青素以及脂溶性的類胡蘿蔔素,常見於生魚片配料及各式日本料理之中。

花蓮場提到,富里農會先與花蓮場技轉「國產稻米甘酒暨冰淇淋原料加工技術」,將推出日本傳統的能量飲-甘酒,日後也將推出紫蘇甘酒米冰淇淋,結合當地產業,且紫蘇因後端利用方式而有其適合的品種、採收部位及方式,以往少量栽培僅供自用、加工調味、餐廳及中藥材店使用。

▲▼紫蘇。(圖/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提供)

▲109年統計資料顯示紫蘇栽培面積僅0.3公頃。

不過, 依農糧署「農情報告資源網」顯示,目前紫蘇栽培面積較少,109年統計資料僅達0.3公頃,能獲得大量紫蘇的管道較少,花蓮場表示,紫蘇一般利用種子或利用頂芽扦插繁殖,種子繁殖雖倍率較高,但種子保存年限短,難以久存,扦插則需適合時機或設備且繁殖倍率較小,依據試驗結果顯示,不同種紫蘇發芽率差異極大,部分品種發芽率極低,將限制紫蘇在產業上的發展。

花蓮場強調,利用「紫蘇有機栽培及繁殖採種技術」,可快速利用種子繁殖,突破量產技術瓶頸,將大幅擴增有機紫蘇的利用及栽培面積。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