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籍神父河鏞國來台幫助弱勢30多年,獲內政部核准殊勳歸化國籍。(圖/新竹市政府,下同)
記者閔文昱/綜合報導
61歲韓國籍神父河鏞國,來台至今30多年致力社會服務,不僅親自深入偏鄉照顧長者、送物資關懷街友,還曾因關懷受刑人獲總統表揚,也促成身心障礙者服務大樓新建工程。他近日獲內政部核准殊勳歸化我國籍,成為竹市首位神父、也是第4位殊勳歸化我國籍的外籍人士。新竹市副市長沈慧虹15日親自頒發身分證,祝賀河神父成為台灣人、新竹人。
「關懷弱勢就是我的生命。」從小受慈善事業、宗教耳濡目染的河鏞國神父表示,29歲由韓國天主教方濟會差派到台灣傳教。1999年起投入監所教化輔導工作,以心靈教化課程帶領更生人重生,2007年時更代表堂區,獲時任總統陳水扁接見表揚。
河鏞國神父也長期推動身心障礙的服務,規劃「聖母園區」的成立,設置各種身心障礙社區化設施,並促成新竹市仁愛啟智中心新建工程,朝向小型化、社區化及夜間住宿服務模式,使身障孩子有更完善的服務。
此外,河鏞國更暖心關懷新竹市遊民,定期送物資,善行感動許多教友加入關懷行列。他也深入資源不足的苗栗偏鄉部落,籌措經費及物資,解決原住民長輩照護不足問題。30多年來長期默默奉獻受刑人、身障者、原住民及遊民,深耕台灣的心,早已證明他是正港的台灣人。
來台至今30多年,接觸過許多需要幫助的人,河鏞國透露,最讓他感動的是這些人「善良的眼神」,即使面對生活困境、身體缺陷,仍滿懷熱情與溫暖。或許在經濟上他們被社會認為沒有價值,但在生命上他們絕對充滿價值,這也讓他更堅定要盡自己所能幫助他們,因為「我們都是一樣的,值得一樣的對待。」
河鏞國說,台灣人特別善良,尤其在從事社會福利方面,在新竹這些年他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市府後面的北大公園,散心的時候就會到新竹漁港,新竹有名的小吃肉圓、貢丸、米粉他都喜歡。至於拿到身分證最想做的事情,河神父笑說其實自己已經是台灣人,身分證是感謝外界對他的肯定與支持,也一定不會錯過年底選舉的投票。
沈慧虹副市長談及,她和河神父一樣,離開家鄉來到新竹,新竹是他們共同的第二個家,也一起為新竹人努力付出,就像神愛世人一樣,不分黨派、顏色、性別,從事公共服務、幫助需要的人,如同8年前年輕林智堅市長當選,李克勉主教也希望一棒接一棒、共同讓環境更好,所以創立社會福利機構,傳達神的旨意和大愛,而市府角色就是把公共建設做好,讓這些人可以在這邊好好生活。
沈慧虹副市長誠摯感謝河神父對弱勢族群無私的關懷、奉獻及付出。她說,市府同仁接到河神父申請案後,積極協助歸化相關事宜,終於達成他的心願,成為新竹市首位成功歸化的神父,也是繼裴嘉妮修女、周寧慧修女、施雪麗女士後,第4位以殊勳歸化我國籍的外籍人士。
新竹市天主教仁愛基金會執行長林湘雅分享,最常聽河神父掛在嘴邊的話就是「幫助別人」。獲得內政部核准公文的當天是5月20日,更讓河神父覺得是個特別且充滿愛的日子,還開心地和她說,「我們是同國人了!」也非常感謝外界對他的肯定,對他來說台灣早已是他的國家,未來希望能安葬在台灣。
民政處表示,105年《國籍法》修正,殊勳歸化我國籍者,免喪失原有國籍,打開特殊貢獻人士留在台灣的暢通管道。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