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小孩放電!兩廳院串聯科教館、史博館 「館館手牽手」7月登場

▲▼兩廳院、科教館、史博館三大場館首度合作「館館手牽手」,設計多元活動適合親子族共遊。(圖/兩廳院提供)

▲兩廳院、科教館、史博館三大場館首度合作「館館手牽手」,設計多元活動適合親子族共遊。(圖/兩廳院提供)

記者林育綾/台北報導

暑假到來,家長們也開始搜羅要帶小孩去哪放電,國家級三大場館首度合作「館館手牽手」,由兩廳院、科教館、史博館串聯,設計多元共融的工作坊、展覽、展演、體驗活動,為親子搭起跨領域知識的橋樑,7月9日~7月31日連續4個週末,適合親子族共遊!

兩廳院自2018年發起「館館好朋友」館際合作社群平台,整合各場館精心設計的親子活動,廣受家長喜愛;今年嘗試將資訊平台共享概念進階為「館館手牽手」合作,以共同主題延伸,探索表演藝術、科學與歷史人文的跨領域連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兩廳院、科教館、史博館三大場館首度合作「館館手牽手」,設計多元活動適合親子族共遊。(圖/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科教館《鳥類的隱形殺手—窗殺》工作坊以生活周遭暗藏的鳥類隱形殺手「透明的玻璃窗戶」,認識「窗殺」議題。(圖/科教館)

此次串聯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國立歷史博物館合作,以「多元,共融」為主題,總計規劃12場活動、2場展覽,讓孩童們在不同生態及文化領域中,可以認識以及學習如何尊重每個人獨一無二的珍貴特質。

「館館手牽手」系列活動,兩廳院以表演藝術為核心,推出小型展演、工作坊及展覽,其中《一直打開・穿梭草原上的門》呈現演出,匯集今年4月至6月親子工作坊孩子們合力產出的故事片段腳本,由專業講師及劇場表演者詮釋孩子們的想像。

▲▼兩廳院、科教館、史博館三大場館首度合作「館館手牽手」,設計多元活動適合親子族共遊。(圖/兩廳院提供)

▲兩廳院《100種不一樣》親子展覽結合豐富館藏和國外案例,7月9日起開展。(圖/兩廳院提供)

《禮物》親子工作坊引導親子間透過遊戲彼此合作與相互理解,找到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方法;《100種不一樣》親子展覽,則結合表演藝術圖書館豐富館藏,透過國內外戲劇參與的案例分享,發掘表演藝術如何潛移默化,引導孩子接受差異,以更開闊的視角擁抱這個充滿不一樣的世界。

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表示,「館館手牽手」跨館際活動的特色,在於以主題策展方式,讓孩子可以學習到科學、歷史、人文及表演藝術等不同領域與面向的知識,今年特別感謝遠雄文教公益基金會支持兩廳院倡議親子議題,讓多元概念以不一樣的方式融入親子教育。

▲▼兩廳院、科教館、史博館三大場館首度合作「館館手牽手」,設計多元活動適合親子族共遊。(圖/國立歷史博物館)

▲國立歷史博物館推出全新版本《Creative Boom!紅色寶盒─小鬼》,量身設計以「跨域學習」與「多元理解」為主題核心的活動。(圖/國立歷史博物館)

首度加入串聯行列的科教館,由生物多樣性的角度出發,推出一系列工作坊、講座及實驗劇場,包括《鳥類的隱形殺手—窗殺》工作坊,以生活周遭暗藏的鳥類隱形殺手——透明的玻璃窗戶,認識「窗殺」議題,並一起動手妝點最友善環境的窗紗。還有《共饗 塑界—生物多樣性實驗劇場暨塑食工作坊》、《消失的淺山精靈—石虎》講座、《找家:回到人與萬物共存的希望星球》展覽等。

而國立歷史博物館,推出廣受大小朋友歡迎的《紅色寶盒》,量身設計針對「跨域學習」與「多元理解」的全新版本,從館藏國家重要古物溥心畬的《鍾馗馴鬼冊》出發,以歷史文化連結表演藝術和科學實驗。包括跟著鍾馗和小鬼們的繪本圖卡講故事、操作眼見未必真實的科學實驗、動手玩紅色記憶的創意等。「館館手牽手」活動及報名辦法詳見網站
 

▲▼兩廳院、科教館、史博館三大場館首度合作「館館手牽手」,設計多元活動適合親子族共遊。(圖/兩廳院提供)

▲兩廳院、科教館、史博館三大場館首度合作「館館手牽手」,設計多元活動適合親子族共遊。(圖/兩廳院提供)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