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乃文/綜合報導
疾管署昨公布國內出現首例境外移入猴痘確診個案,是一名自德國返國本國籍男性,疾管署昨原公布接觸者為19人,今日再增匡列1名家人,目前密切接觸者達20人。首例猴痘在台灣現蹤,也讓各界相當擔憂,毒理專家招名威指出,包括免疫力低下患者、孩童及老人都是高危險族群,且雖然主要是接觸傳染,但口罩還是真的別拿下來。
▲台灣出現首例境外移入猴痘個案。(示意圖/路透)
招名威在臉書分享,根據資料,猴痘是一種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主要在靈長類、嚙齒類動物中傳播的疾病,偶爾也會感染人類。猴痘和天花病毒同屬「正痘病毒屬」,都是DNA病毒,跟現在面對的「新冠病毒是RNA病毒」不同,猴痘相對比較穩定,是從其他靈長類傳染給人類,為一種人畜共同傳染症。
既然猴痘與天花同屬,招名威說,所以天花疫苗是可以預防85%的猴痘,但問題在於「台灣45歲以下的人都沒有打過天花疫苗」,會是一個弱勢族群。此外,另一個高危險族群是「免疫力低下疾病患者、孩童、老年人。」
招名威表示,感染猴痘候,症狀主要是發高燒、發冷、頭痛、背痛、咳嗽等,在眼內、臉部、軀幹和生殖器會發類似天花的皰疹,通常於10天後結痂並留下疤痕,也有約5成患者會出現淋巴結腫大, 一般來說約4到6周後病會自然好轉,但嚴重時會致死,「死亡率在1%到10%。潛伏期在5到21天。」
不過,猴痘是否會如同新冠狀病毒大規模,招名威認為「展開這點應該不至於」,因為它是侷限性感染,主要是接觸傳染,想要預防除了戴口罩,洗手反而更為重要。他提醒,雖不易被飛沫傳播,但是也不能掉以輕心,口罩真的不要拿下來,無論是新冠狀病毒或是猴痘,任何飛沫、碰觸都可能造成病毒傳染的可能性,同時也呼籲衛福部,盡快提出國人猴痘預防的計畫措施。
▲首例猴痘入侵台灣,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說明。(圖/記者洪巧藍攝)
對於台灣首例境外猴痘確診個案,疾管署發言人莊人祥昨日說明,個案過去半年在德國留學,6月中旬返國後出現發燒、喉嚨痛、肌肉痠痛、紅疹、鼠蹊部淋巴腫大等症狀,經醫師評估其身上出現水痘樣皮疹,且又剛從歐洲回國,遂進行採檢及通報,檢體送疾管署昆陽實驗室檢驗後確認陽性。
莊人祥表示,確診個案目前收治於負壓隔離病房,將治療至全身皮膚病灶結痂完全脫落才可解除隔離,個案病況穩定屬於輕症,採取症狀支持性療法,負壓隔離最主要是避免傳染給其他人。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