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環太平洋軍事演習,外界認為是劍指中國。(圖/翻攝 臉書RIMPAC)
記者任以芳/綜合報導
美國於6月29日至8月4日在夏威夷群島和加州南部及周邊海域,舉行全球最大規模的「2022環太平洋」海上聯合軍事演習(RIMPAC),出動人數、軍武裝備號稱史上最大規模。由於這次演習圍繞的模擬背景是「大國衝突」,引發不少外界聯想,美國可能為台開戰嗎?美國前海軍陸戰隊情報官員斯科特·里特指出,「可能不會。但傲慢與無知的結合,讓這樣衝突看上去幾乎不可避免。」
陸官媒《環球時報》引述斯科特·里特文章指出,美國保持「戰略模糊」有一定的合理性,暗示須帶著某種嚴肅性對待不需要挑明的局面。
文章點出幾十年來,美國在「協防台灣」問題上一直保持著官方「戰略模糊」政策。這個政策與1979年「台灣關係法」有關。該法案一方面暗示美國秉持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中國」政策,另一方面又接受一個假象「台灣值得協防」,以阻止北京為強力執行「一中」政策(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申明的任何努力。
文章稱,過去的冷戰的地緣政治現實,讓美國政府的對台政策迎來考驗。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為了叩開美中關係的大門。在此之前的1971年,聯合國大會投票決定,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
▲中美衝突必須找到外交出口。(圖/CFP)
文章進一步說,美國希望中國「脫離蘇聯軌道」的願望,要求華盛頓找到一條出路擺脫冷戰時期的立場,同時不願「拋棄長期盟友」的情況下「協防台灣」。最終結果是「台灣關係法」的出籠,該法案在維持「美國對台安全保證」的同時,認可「一個中國」政策。
文章表示,充滿內在矛盾的政策,美國認為能駕馭中國「從社會主義國家演變到一個典型的資本主義社會」,「中國大陸將變得更像台灣,而未來的「任何統一將更類似於台灣同化大陸,而不是相反」。但華盛頓的幻想並沒有像其支持者所希望的那樣發展下去。中國對自己的制度更加自信,這給美國那些「地緣政策設計者」帶來了障礙。
文章指出,如今美國似乎想改變「戰略模糊」政策,但「一個中國」政策正在被實質性掏空。美國總統拜登在公開談論涉台問題時的「失言」也凸顯一個事實,若台海爆發全面戰爭,美國缺乏保衛台灣的能力。
最後,文章強調,拜登的自負正在開出美國無法兌現的「支票」。美國軍事領導人和政策制定者明知這是事實,但他們陷入了傲慢驅動的無知陷阱,不允許對顯而易見的事情發表質疑。因此,華盛頓眼下面臨的最大政策挑戰是,「如何從可能導致衝突的政策方向中找到外交出路。」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