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五次!中美高層近期罕見頻繁互動 「台灣」成會談熱點

▲▼美中貿易戰、中美貿易戰、美中關係、中美關係、抗中法案。(圖/路透)

▲中美高層一個月內五度互動。(圖/路透)

記者鄭思楠/綜合報導

大陸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9日將在峇里島,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舉行會晤,這是近1個月內中美高層的第五次互動。據官媒《環球時報》指出,中美高級別官員如此頻繁互動十分罕見。而在此前四次會談或通話中,「落實兩國元首共識」、「四不一無意」、「台灣」、「烏克蘭危機」等,成為兩國通稿中高頻出現的詞彙。

公開報導顯示,6月10日,大陸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魏鳳和與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會期間舉行會談;6月13日,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與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在盧森堡舉行會晤;7月5日,大陸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應約與美國財政部長葉倫舉行視訊通話;7月7日,中共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參謀長李作成應約與美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米萊視訊通話。

《環球時報》指出,在上述會談或通話的中方通稿,有四次互動中雙方都直接或間接提到「落實好兩國元首達成的共識」。此外,在上述四篇通稿中,「台灣」出現過三次,美方承諾的「四不一無意」出現過兩次,「烏克蘭危機」出現過三次。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刁大明表示,最近一個月來,中美高層間的高頻互動其實都圍繞著同一個主線,即「落實兩國元首在今年3月達成的共識」,更具體說就是,加強接觸對話、減少誤解誤判、妥善管控分歧,「無論是台灣議題,還是美方承諾的『四不一無意』,本質上都是上述中美關係定位的延伸。」

他進一步表示,近期中美兩國間的密集互動顯示出,中美各層級間的溝通是順暢且坦誠深入的,旨在減少誤判,管控分歧,「尤其兩次軍方溝通格外值得關注,這對中美雙方確定『托底』機制,穩定雙邊關係有著積極意義。」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楊希雨則分析,除落實兩國元首共識外,促成中美高層在短期內頻繁互動的另一個原因是,盡管中美矛盾非常尖銳、複雜、難解決,但雙方有同一個底線,即避免陷入進一步動盪甚至戰略對抗。

楊希雨認為,「台灣」、「烏克蘭危機」等成為近期中美互動中高頻出現的詞匯,恰恰折射出當下中美關係的最大難點與風險點。從中方的國家利益出發,中美間最大的風險在於台灣議題的日益升溫;而對於美國來說,隨著華盛頓加大對俄烏衝突的介入,但又遲遲無法達成效果,他們認為應當進一步向中方施壓。

《環球時報》稱,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在9日舉行的中美外長會談中,「落實元首會晤」、「台灣」、「烏克蘭危機」等議題都會被再次提及。但對於此次會談的成果,專家則普遍持謹慎態度。

「考慮到中美關係的複雜性,一次會談或幾次會談無法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我們希望這是一個持續積累的過程」,楊希雨說,中國一直歡迎同美國在各個層級展開交流以穩定雙邊關係,但重要的是,美國應採取具體行動,修正此前的錯誤政策,而不是僅僅重複口頭言辭。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