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地方焦點

看似簡單製作不易!太魯閣族藤編背籠取材不易 展現生活智慧

▲▼籐製品的材料受到環境影響採集不易,但工作室特別讓學員至原野採集,並且學習將黃藤剖片做為編製材料。(圖/花蓮市公所提供,下同)

▲▼籐製品的材料受到環境影響採集不易,但工作室特別讓學員至原野採集,並且學習將黃藤剖片做為編製材料。(圖/花蓮市公所提供,下同)

記者王兆麟/花蓮報導

花蓮市公所「Mapolong Kita部落一起.原住民族伴手禮」研習活動繼竹編、陶福入研習之後,最後一項課程則是太魯閣族的藤編背籠,透過基本編法教做,延伸做為桌上型文具手機座的創意。研習營希望學員能夠研發出更多的工藝品或伴手禮,增加部落經濟產值。

▲▼籐製品的材料受到環境影響採集不易,但工作室特別讓學員至原野採集,並且學習將黃藤剖片做為編製材料。(圖/花蓮市公所提供,下同)

藤編研習課程邀請歌勒文傳工作室負責人都姆恩 馬邵以及助教劉默君和洪振義等人指導,課程總計有五次合計26小時。課程內容包括傳統背籠的介紹及材料的認識,雖然籐製品的材料受到環境影響採集不易,但歌勒工作室在第一堂課時特別讓學員至原野採集,並且學習將黃藤剖片做為編製材料,同時將粗如手指大小的黃藤彎曲,以利做為背籠的骨架使用。

市長魏嘉賢也到現場在洪振義助教指導下嘗試編製藤片,他說,看似簡單,但實際做起來卻不是那麼容易,真佩服老祖先的智慧。

▲▼籐製品的材料受到環境影響採集不易,但工作室特別讓學員至原野採集,並且學習將黃藤剖片做為編製材料。(圖/花蓮市公所提供,下同)

市長魏嘉賢在助教指導下嘗試編製藤片,他說,看似簡單,但實際做起來卻不是那麼容易,真佩服老祖先的智慧。

背籠是原住民傳統的負載工具,雖然機械化搬運工具十分普及,但背籠仍廣泛被原住民使用,尤其在機械搬運工具不易到達的山林,可背負數十公斤的背籠對於原住民朋友而言可說是便利許多。

雖然課程以傳統背籠為主,但老師鼓勵學生腦力激盪,將背籠設計成可以放置手機或其他物品的桌上型文具座,也運用媒材編織鑰匙圈或手機吊飾等,類似這樣的作品,相當受到觀光客的歡迎,因此透過這樣的創意發想,希望學員可以研發出更多的工藝品,為部落增加經濟產值,也期盼更多年輕族人返回部落,帶動部落事務,發展產業,延續部落新生命。

▲▼籐製品的材料受到環境影響採集不易,但工作室特別讓學員至原野採集,並且學習將黃藤剖片做為編製材料。(圖/花蓮市公所提供,下同)

學員在老師指導下聚精會神嚐試自己完成手做背籠。

太魯閣族的鍾玉蘭說,背籠在她的印象裡是阿公阿嬤的年代才會使用的製品,像是務農或到山上打獵,當時看到老一輩的長者編製背籠時,雖然覺得好奇,但卻未曾有想做的念頭,一直到市公所開辦這項課程,讓她想起爺爺奶奶的年代,因此和女兒一起報名上課,而在學習的過程裡,不得不佩服老人家的智慧,尤其在製作骨架必須將藤彎曲,需要費很大的力氣,而且要讓圈耳塑成漂亮的圓型,則要花費好一番工夫,所以背籠的手工藝看似容易,實際做起來一點也不簡單。

▲▼籐製品的材料受到環境影響採集不易,但工作室特別讓學員至原野採集,並且學習將黃藤剖片做為編製材料。(圖/花蓮市公所提供,下同)

▲▼利用藤編工藝製作出具個人特色的背籠。

從大同大禮部落嫁到加灣的都姆恩 馬邵,在高中的時候就是爸爸最得力的小幫手,她說,父親應邀到社區教做藤編工藝,由於需要語言溝通,她充當翻譯及助教,因此為歌勒文傳工作室奠定相當好的基礎。對於籐編教學,都姆恩強調,藤編對於各個不同族群是常有的課程,但她會比較希望透過課程的教學能夠向學員傳達回歸自然素材的理念。她表示,對於初學者,她會以傳統教學為主,因為沒有傳統的基底就沒有創意的來源,所以基底紮實後,才能從內心去做創意發想。至於在教學方面,會視學員的吸收能力做調整,讓學員們都能夠打好基礎,逐漸進步。

▲▼籐製品的材料受到環境影響採集不易,但工作室特別讓學員至原野採集,並且學習將黃藤剖片做為編製材料。(圖/花蓮市公所提供,下同)

對於背籠的設計,都姆恩指出,早期做的是傳統背籠與獵物背籠,兩者之間差在骨架的有與沒有。因為獵物背籠若多了骨架,會造成穿梭在山林之間的困擾,且很容易因為被樹枝勾到而妨礙工作,或甚至發生危險。除了傳統的背籠之外,工作室也將背籠造型做創意發想,成為裝飾或實用的文具產品,目前工作室除了應邀在秀林鄉、吉安鄉及花蓮市授課外,也會在各鄉鎮的文健站和長輩們分享藤編的製作樂趣,另外每週前往台南市、桃園市及台北市上課,讓在都會區的部落族人認識藤編的好處,並習得一技之長。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