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地方焦點

水林阿甘薯叔食農教育 民眾免費體驗從產地到餐桌...好吃又好玩

記者蔡佩旻/雲林報導

雲林水林鄉因土壤略帶鹼鹹性,砂質壤土,特別適合種植甘藷,是甘藷主要的出產地,平均每5條地瓜就有1條來自於水林鄉,瓊埔農場阿甘薯叔自2016年技轉甘藷健康種苗起,開始推廣友善環境種植。今辦理免費食農體驗,60位民眾參與DIY地瓜球、地瓜盆栽、甘藷小教室,紛紛讚譽是能增長知識的優質活動。

▲瓊埔農場以推動地方甘藷產業為目標,營造農村在地特色與教育文化,進而創造出甘藷在地特色觀光休憩場域。(圖/記者蔡佩旻攝)

▲瓊埔農場以推動地方甘藷產業為目標,營造農村在地特色與教育文化,進而創造出甘藷在地特色觀光休憩場域。(圖/記者蔡佩旻攝)

「食農教育法」草案經過近一年的審查,終於完成立法;其中包含農業永續、糧食安全、設立食農教育推動會、強化國民對於我國農業及農產品之認同、信賴及支持,增進國民健康、培養國民食農素養,建立均衡飲食消費觀念及習慣,用全民力量支持在地經濟及農業發展,推動地產地消、減少食物浪費,期待食農教育的概念能深入全民生活,成為每個人生活的實踐,注重個人健康飲食,支持國產農產品,促進在地經濟及農業之發展。

▲瓊埔農場以推動地方甘藷產業為目標,營造農村在地特色與教育文化,進而創造出甘藷在地特色觀光休憩場域。(圖/記者蔡佩旻攝)

▲瓊埔農場以推動地方甘藷產業為目標,營造農村在地特色與教育文化,進而創造出甘藷在地特色觀光休憩場域。(圖/記者蔡佩旻攝)

瓊埔農場-阿甘薯叔特助蘇鈞垡說明,水林鄉產出的甘藷品質優、產量高,口感鬆甜綿密,因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幫助腸道蠕動,營養價值極高。多年來致力於推動食農教育,介紹甘藷種苗、品種、種植流程、產銷履歷,讓民眾更了解食物來源、食物的原始樣貌及生產過程。

▲瓊埔農場以推動地方甘藷產業為目標,營造農村在地特色與教育文化,進而創造出甘藷在地特色觀光休憩場域。(圖/記者蔡佩旻攝)

▲瓊埔農場-阿甘薯叔特助蘇鈞垡說明,水林鄉產出的甘藷品質優、產量高,推動食農教育,介紹甘藷種苗、品種、種植流程、產銷履歷,讓民眾更了解食物來源、食物的原始樣貌及生產過程。(圖/記者蔡佩旻攝)

為了提升甘藷產業發展,2016年自嘉義農試所技轉甘藷健康種苗;2017年配合水林鄉公所成立全台第一個甘藷專區,推廣甘藷安全生產鏈、導入甘藷健康種苗、性費洛蒙共同防治以及儲備植物醫師制度等、提升小農種植甘藷之品質與產量,也逐步減少農藥與化學肥料的施用,朝著更友善環境的種植方式努力,同時亦建構標準化的契作機制,穩定與確保農民收入,並提供新鮮、安全、優質之特色農產品及其加工製品,以增進消費者對國產農產品之信賴。

▲瓊埔農場以推動地方甘藷產業為目標,營造農村在地特色與教育文化,進而創造出甘藷在地特色觀光休憩場域。(圖/記者蔡佩旻攝)

▲瓊埔農場以推動地方甘藷產業為目標,營造農村在地特色與教育文化,進而創造出甘藷在地特色觀光休憩場域。(圖/記者蔡佩旻攝)

特助蘇鈞垡表示,今年第四季阿甘薯叔食農體驗場域即將營運,以推動地方甘藷產業為目標,營造農村在地特色與教育文化,從產地到餐桌,從生產端到消費端的相關食農教育知識推廣,進而創造出甘藷在地特色觀光休憩場域,屆時歡迎全國民眾前來體驗。

▲瓊埔農場以推動地方甘藷產業為目標,營造農村在地特色與教育文化,進而創造出甘藷在地特色觀光休憩場域。(圖/記者蔡佩旻攝)

▲DIY地瓜球完成後立即送入廚房,煮出一碗碗香Q冰涼的地瓜圓。(圖/記者蔡佩旻攝)

►聽Podcast #我在案發現場


【其他新聞】

►雲林幼兒園學童化身冒險王 「猴囡仔」攀樹摘畢業證書

►紙袋裝有10萬現金卻當垃圾丟 麥寮清潔隊1hr為民尋寶找到了

►台大牙醫系口腔衛生服務隊偏鄉小校齲齒衛教 22年不間斷

►3年燒2次!私人土地堆棧板突起火 幼兒園3百童「嚇到哇哇叫」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