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晉三時常帶著安倍昭惠出席國際重要場合。(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陶本和/台北報導
中國與俄羅斯日前發布聯合聲明,以不指名方式反對美國「在亞太地區構建封閉的結盟體系、製造陣營對抗」,接著發生一連串重大事件,包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英國首相強生辭去黨魁職務,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遇刺喪生。對此,國防院國家安全研究所副研究員李哲全以「戰爭、暗殺與選舉:印太戰略的不可控因素」為題撰文分析。
李哲全表示,在俄羅斯、中國聯合聲明,反對美國「在亞太地區構建封閉的結盟體系、製造陣營對抗」後兩週,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在7月7日,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宣布辭去保守黨黨魁職務,接著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奈良助選時遇刺喪生。
李哲全指出,最支持美國印太戰略的亞洲盟邦與歐洲盟邦接連發生重大變故;另一方面,6月起美中展開一系列高階官員對話,具體結果尚未見報,「戰爭、暗殺、內閣改組與選舉等不可控因素,將如何影響美國印太戰略,值得台灣關注」。
李哲全表示,英國首相強生與到訪的日相岸田文雄共同指出,俄羅斯侵略烏克蘭象徵後冷戰時代結束,並顯示「歐洲—大西洋」與「印度—太平洋」的安全不可分割,全球民主政體應團結一致對抗威權政權。
他說,除美國之外,強生是最大力支持烏克蘭的歐洲領袖,在強生的領導下,英國提供武器、金援、協助訓練烏克蘭士兵、協助國際發聲;截至6月底,英國對基輔的軍事與人道援助總額,已達38億英鎊。在日本方面,因憲政體制所限,僅能提供烏克蘭「非殺傷性」防衛裝備,但日本提供烏克蘭的人道支援總額,至6月底已達11億美元。
李哲全指出,在烏克蘭戰場之外,中俄海空軍也在日本與台灣周邊協同行動;5月底時,四方安全對話(Quad)峰會在日本舉行,中俄出動六架轟炸機在日本海、東海以及西太平洋執行聯合空中戰略巡航,在6月間,5艘俄羅斯軍艦反向繞行日本一周;6月15日,俄羅斯太平洋艦隊3艘艦艇從北海道一路南下,於7月1日現身花蓮東方海域,並首度穿越與那國島及西表島間水道,往東海方向行駛。
此外,李哲全指出,6月12日,日本發現3艘中共海軍艦艇從對馬海峽(Tsushima Strait)北上,經宮城縣金華山以東海域向南,至6月30日穿過沖繩與宮古島間的海域。他說,這三艘艦艇繞行日本列島一周的路徑,與稍早俄羅斯艦艇幾乎相同,7月4日上午,俄中兩國軍艦一前一後進入釣魚台領海外的毗連區,日本派出護衛艦警戒並提出抗議。
「日本是美國在印太區域的最大支柱。」李哲全說,安倍提出的自由開放的印太願景,是美國、印度、澳洲及區域各國都能接受的最大公約數,他在擔任首相期間,安倍強化了日美同盟,並與印度、澳洲、英國加強夥伴關係與軍事安全合作。
「強生是最支持拜登印太戰略的西方領袖。」李哲全接著說,2021年3月,強生政府提出「向印太傾斜」(Indo-Pacific Tilt)政策,主張與印太區域擴大合作,而2021年5月,「伊麗莎白女王號」(HMS Queen Elizabeth)航空母艦打擊群到印太區域進行首度操演;其編隊巡防艦「里契蒙艦」(HMS Richmond)穿越台灣海峽。
李哲全指出,海軍巡邏艦艇「添馬艦」(HMS Tamar)及「史佩艦」(HMS Spey)也開赴印太進行為期5年的常態部署,透過澳、英、美聯盟(AUKUS),強生政府與美國攜手,協助澳洲建造核子動力潛艦,並強化先進國防科技研究合作,而今年5月,英日也就「相互准入協定」(Reciprocal Access Agreement, RAA)達成原則共識,並持續共同開發新型戰機引擎等先進防衛科技。
▼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圖/路透)
面對當前國際局勢,李哲全表示,經歷2021年一整年的針鋒相對後,拜登必須面對即將到來的期中選舉,習近平也必須面對二十大的政治議程;因此,近期美中的系列溝通與2021年對話的最大不同之處,在於雙方都希望透過這些協商,取得一定成果帶回國內。
李哲全說,拜登民調持續低迷,美國國內通膨是40年來最為嚴重,無論是要爭取期中選舉勝選,或維繫盟邦夥伴繼續落實印太戰略、支持烏克蘭反制俄羅斯,目前的拜登政府都處於相對弱勢。
李哲全表示,即將到來的拜習對話,可能討論關稅問題、經貿問題、俄烏戰爭、朝核問題、南海、東海、台海問題,但美國準備在哪些議題達成哪些共識?他說,以對中國懲罰性關稅為例,是否應調降或取消可減輕消費者負擔的商品關稅,並提高戰略項目的關稅?或者應該重新建構對中國產品的關稅體制,或在取消部分關稅的同時搭配其他措施。
李哲全強調,俄羅斯的砲火仍在戰場肆虐,正面臨疫情封控與地方金融危機的北京,對外姿態似乎更顯強硬,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正遭遇挑戰,自由開放的印太願景是否依然堅定?確立日本抗中親美路線的安倍已猝然辭世,岸田文雄能否繼承安倍路線尚待觀察;強生卸任後的英國政局將如何,目前仍難斷言。
他指出,在美中協商背後,是美國鴿派與鷹派政策菁英的對中路線辯論,拜登政府至今尚未出爐的國家安全戰略為何?未來美國的印太戰略要如何推進?這些問題必須經過華府各部門針對各項議題審酌後,才有可能得出全貌。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