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灰色塗裝的殲-35掛上龍勃透鏡進行試飛,顯示該機隱身性能已大幅優化。(圖/翻攝自Facebook/婷婷看世界,下同。)
軍武中心/綜合報導
隨著福號艦正式下水後,與其配套的殲-35隱身艦載機也加速試飛進度。最新曝光照片顯示,該機再次升空已掛上便於地面雷達站進行識別的龍勃透鏡,代表試飛工作已進入最後衝刺階段,預計很可能在今年底或明年初進入試批產階段,全力趕在福建艦服役前上艦測試。
從近日流出的照片可以看出,一架帶灰色塗裝正在試飛的殲-35放出了起落架,準備降落到機場跑道,機身下方出現明顯的圓形凸起物,從外形來看,很可能是與殲-20攜帶同款的龍勃透鏡。過去殲-35還披著綠皮時並未掛上該款裝置,如今更換灰色塗裝後便開始攜帶進行試飛,說明當前狀態下已噴塗最新型的隱身塗層,使其隱身性能得到大幅度優化。
▼綠色塗裝的殲-35原型機。
所謂的「龍勃透鏡」是一款特殊的干擾裝置,當雷達波通過該裝置時,會被以球心對稱的方式折射到空中並放大,如此一來,當一個飛行器掛載的龍勃透鏡在運作時,地面雷達發出的雷達波經過龍勃透鏡處理後反射回的訊號會比實際的RCS(雷達反射截面積)大很多,進而達到欺敵作用。
除了用於欺騙敵方外,龍勃透鏡還有一個作用就是讓己方雷達能發現己方戰機的方位,原因是匿蹤戰機的隱身性都很強,平常的民用空管雷達難以發現,如果不掛載龍勃透鏡就無法進行引導。也就是說,在隱身戰機的飛行訓練中,一般都會攜帶龍伯透鏡反射器,以增大雷達反射面積,除了便於地面雷達站進行識別,也能避免雷達反射波過小而引發的飛行風險。
▲殲-20攜帶龍勃透鏡。(圖/翻攝自中共空軍網站)
有分析指出,按照殲-20過去試飛進度來看,該機於2011-2015年期間並未見到其安裝龍勃透鏡,直至2016年進入小批量生產階段後才配置,而此時殲-35裝上龍勃透鏡進行試飛,某種程度上代表其試飛進度已到了後期階段。當然能有如此快速的進展,必須追朔瀋飛推出的殲-31(FC-31)早在2012年10月完成首飛,陸續開發出3個版本後才有最終的殲-35,這期間已累積大量的試飛數據,而到了殲-35相關的試飛環節便能簡化流程,大幅縮短試飛的周期。
預計殲-35接下來將逐步安裝有源相控陣雷達(AESA)、機載紅外跟蹤與搜索系統(IRST)、光電分布式孔徑系統(EODAS)等機載電子設備,進入航電系統測試階段。此外,該機還需到試飛院進行定型試飛,完成後還需要在陸地上進行大量的彈射試驗,以適應航母作業環境。有專家預計福建艦可能在2025年服役,代表著殲-35上艦的進度也必須同步全力追趕。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