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白鱘被正式宣告滅絕。(圖/翻攝自北京晚報)
記者鄭思楠/綜合報導
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 IUCN)21日發布全球瀕危物種紅色目錄更新報告,宣布白鱘滅絕,長江鱘野外滅絕。
根據IUCN更新的物種紅色名錄,長江特有物種白鱘已經滅絕,長江鱘(達氏鱘)野外滅絕。白鱘最後一次出現在長江宜賓南溪江段是在2003年,而長江鱘(達氏鱘)因為未能發現除增殖放流種群外的幼魚而被評估為野外滅絕。
IUCN發布的全球鱘魚再評估結果顯示,世界現存的26種鱘魚正全部面臨滅絕風險。經過仔細計算的評估結果表明,鱘魚在過去三代中的下降速度比以往預想的還要快。在IUCN物種紅色名錄中,鱘魚極危17種,瀕危3種,易危5種。
報告同時指出,在全球範圍內,鱘魚面臨的主要威脅包括:野生魚子醬和魚肉的非法貿易帶來了非法捕撈,水壩阻斷了它們的遷移路線,不可持續的沙石開採破壞了牠們的產卵場,以及棲息地喪失。
據此前報導,白鱘被譽為「水中老虎」、「中國淡水魚之王」,主要分布在長江水系。牠和中華鱘一樣,距今已存在一億五千萬年,是中生代白堊紀殘存下來的極少數古代魚類之一。
2020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首席科學家危起偉接受央視專訪時表示,最後一次見到活體白鱘是2003年,在四川宜賓南溪江段。專家救助一條白鱘後,給其裝上超聲波追蹤器並放流,但是因為水急灘險,半夜時分,追蹤船不慎觸礁,導致跟丟白鱘。此後經過多次尋找,幾千公里的追尋,始終未找到白鱘下落。
危起偉表示,專家曾人工養殖過白鱘,但最長只養了29天,白鱘無法在人工條件下生存,若野外滅絕就是這個物種滅絕。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