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民眾應小心自身的身體狀況。(示意圖/記者李毓康攝)
實習記者徐羽彤/綜合報導
近期台灣持續高溫,常聽到有人中暑或是身體不適,平日除了不在烈日下曝曬,還要多補充水份與電解質。如何預防中暑,與遇到中暑時該依循哪些原則進行處置,《ETtoday新聞雲》記者為大家準備了「夏日懶人包」,5大QA帶你一次搞懂,降低中暑發生的可能性。
Q1:中暑時會出現哪些症狀呢?
A1:
中暑依嚴重程度可以分為三階段,分別是熱痙攣、熱衰竭、熱中暑。
1.熱痙攣:在大量出汗的時候,電解質也會流失,若只補充水分,就可能造成熱痙攣。
2.熱衰竭:症狀會有心悸、血壓下降、頭痛、情緒激動、噁心嘔吐、協調能力下降、虛弱頭暈、抽筋等,此時體溫約在36~40度之間。
3.熱中暑:熱衰竭症狀若持續嚴重,會合併出現意識混亂、頭昏、步態不穩、異常行為、不當語言、癲癇及昏迷,體溫會大於40度。
Q2:你是容易中暑的高危險群嗎?
A2:
以下10種人是有較高機率出現中暑狀況的族群,一旦發現疑似中暑時,應儘速送醫或是打119求助。
1. 嬰幼童:因汗腺未發育成熟,無法透過流汗將體表溫度進行排熱,所以會造成產熱速度快,排熱速度慢,使體溫飆升更快速,容易中暑。
2. 孕產婦:因腹中有寶寶,產熱速度比平常人高,而在懷孕或是產後的體力消耗大,身體較虛弱,若在較熱或是不通風的環境下就容易中暑。
3. 慢性病長者:因循環系統與調節體溫功能較差,所以體溫易受環境影響,加上皮膚排汗能力弱,若無法及時散熱,就會中暑。
4. 心血管疾病患者:炎熱天氣會使心血管病患的交感神經興奮,加重心血管的負荷,心臟功能不全者,更有高機率中暑。
5.感染性疾病患者:細菌或病毒感染本身為內源性致熱源,會使患者調節中樞加速體溫升高,若有發炎反應會釋出使血管痙攣收縮的物質,掃成散熱不良。
6.睡眠及飲水不足者:睡眠不充足者免疫力會下降,降低出汗效率。
7.體重過重者:皮下脂肪較厚,加上熱量易囤積,因此較容易中暑。
8.營養不良者:若缺乏營養素,血壓易下降,造成反射性的血管收縮,若有腹瀉,也會導致脫水與電解質紊亂的情形。
9.使用特定藥物者:若平時有服用抗組織胺、利尿劑、瀉藥等,這些藥物可能會使血管收縮,對身體的排汗散熱、調節體溫的機制有所影響。
10.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將熱量累積在體內,病人會因為對內外環境的溫度變化反應遲鈍,造成無法及時察覺中暑症狀而身體不適。
▲孕婦為中暑高危險族群。(示意圖/擷取自Unsplash)
Q3:中暑會出現哪些危及生命的併發症呢?
A3:
可能出現心臟、肝臟、腎臟的衰竭、心肌梗塞、急性呼吸窘迫、橫紋肌溶解症、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等情形導致死亡。當出現中暑症狀時,需要及早的進行降溫和送醫,因為在高溫的時間越久,全身的細胞會被損壞,會影響器官功能,嚴重甚至會引發多重器官衰竭。
▲炎炎夏日,若發現有中暑情況應請求協助。(示意圖/記者陳崑福翻攝)
Q4:中暑時使用「7 要」和「7 不要」的處理準則
A4:
「7要」原則
.將中暑的人移到通風涼快的地方,將領口打開,除去過多衣物,保持病人的體力。
.如有嘔吐情況,要側躺休息。
.等待救援時,要讓中暑的人平躺,保持鎮定並進行降溫。
.如果人很清醒、沒有嘔吐狀況,多補充水分和鹽分、或是梅子(含有高量鹽分),可以盡早持續進行(但是如果人躁動、意識不清,吃東西或是喝水就可能會嗆到,吸入到肺部產生肺炎,這時候不可以餵食)。
.在平躺過程,用東西把腳和腿墊高,讓腿和腳的血液回到心臟。
.如果中暑的人發生癲癇,絕對不要硬塞東西到他嘴裡,只要讓他躺在柔軟的地方,並且努力幫忙他降溫。
.若體溫低於攝氏36度無須再降溫。
「7不要」原則
.如果出現中暑症狀,不應持續待在悶熱的環境底下,應該盡快到通風好、涼快的地方,以身體舒適為主。
.不要只補充白開水,也要補充電解質(鹽)。
.利用冷水袋降溫,但不要直接把冰塊放在皮膚上,造成凍傷。
.不要喝刺激性的飲料,像是咖啡或酒,利尿會讓身體脫水的情況更加嚴重。
.不要用酒精擦拭身體,酒精會讓血管收縮,反而不容易帶走身體裡的熱量。
.當中暑的人無法溝通或清醒,就不應進食;如果還能夠反應,可以嘗試使用吸管或是小口喝水,如果有大咳或嘔吐的情況,就不要再進食。
.不需吃退燒藥,跟感染造成的發燒不同,吃退燒藥無效。
▲除了多喝水也要記得補充電解質。(示意圖/擷取自Unsplash)
Q5:預防中暑可以怎麼做呢?
A5:
1.喝冰開水
身體很燥熱的時候,可利用冰開水幫助消散暑氣。
2.喝3種茶
薄荷、菊花(菊普)、金銀花。有的時候暑氣會囤積在體內,單靠喝冰水也沒辦法消除,可以泡薄荷、菊花、金銀花 來喝,而菊花茶也可以加上普洱,都是很消暑的茶飲,把體內淤積的熱毒驅散,金銀花還有增強上呼吸道免疫力的功能,可以避免氣溫變化造成的感冒。
3.咬冰塊
喝太冰的水、飲料,可能會造成腸胃不舒服,可改用「咬冰塊」來替代。新鮮冰塊放在嘴裡,慢慢融化,也可以達到補充水分跟消暑的作用。
4.吃3種消暑食物
愛玉、仙草為消暑食物,還可以增強免疫力,易入口且不須咀嚼,是很不錯的選擇;龜苓膏有龜板、茯苓,也是很好的消暑食物,可幫助身體利水滲濕、清熱,讓身體變得比較輕盈。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