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阿美族新手背工完成戒茂斯山任務,返程途中卻失蹤,11天後在溪底尋獲遺體。(圖/記者楊漢聲翻攝)
記者黃資真/綜合報導
本月中台東阿美族一名林姓男子(30歲)首次擔任背工,卻在獨自返程時失蹤,經過11天搜索後才在溪床尋獲冰冷遺體,此事也引發山友們討論,是否因引路布條遭環保登山客拆除,才導致悲劇發生。擁有豐富登山經驗的山岳攝影師「雪羊」則認為,天馬登山隊放「新手獨攀」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雪羊在臉書粉專「雪羊視界 Vision of a Snow ram」PO文提到,今年6月有名外國的環保觀光客,經戒茂斯前往嘉明湖的過程中,移除沿途布條並搜集拍照,還怒比中指直批「不環保」,沒想到7月中就發生背工死亡意外,意外在山友間掀起一場「布條去留」的論戰。
然而雪羊認為,拆布條的行為,跟這起協作迷途身亡事件並沒有直接的關聯,因為根本沒人統計他到底是拆掉哪些布條、是不是真的有那麼關鍵的影響力,「否則,台灣所有發生迷途事件的山區,布條也都還在,那些人怎麼會迷途呢?」
那麼,背工為何還是會迷路?雪羊說「他是一個新手,而且是第一次上山幫背,就被放生要自己下山的新手。」新手是不管怎麼樣都會迷途的,就像身邊的每一個路痴朋友一樣,不管指標多明顯,路口的標誌有多大,他都能轉錯方向。
據2020年的山難統計資料,台灣有將近一半的山難原因是「迷途」,為山難原因的最大宗。雖然早在登山爆紅前,就有人大力推廣使用「手機離線地圖」,然而,這件事一點都不容易,「因為願意下載是一個門檻、願意熟悉操作是一個門檻、能一個人在山中獨自正確操作也是一個門檻。」網路上大家卯起來推廣至今,也才5年多,跟不上登山人口成長的速度。
但是,在那個沒有手機、只有紙本地圖的年代,為何登山者們沒有「屍橫遍野」?雪羊指出,因為圖針定位術很難,所以早年的領隊無論社團或商業,都會掌控隊伍、確保隊員不落單,就是這樣而已,「確保登山不迷途最最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走在一起』。」
最重要的是,千萬不要放新手一個人走,跟山不熟的新手,總是能出乎人意料的,在任何意想不到的角落神奇消失,「再強調一百次,在台灣迷路,下溪谷、沿著溪谷走就是死路一條。就算要下,也只是去取水,然後回到原地等人來找你,這樣就可以了。」
針對年輕背工山難意外,雪羊認為,放新手自己回程的天馬登山隊需負最大責任,但也不會怪罪他們,因為這行業的文化,就是「放心讓新手協作獨行」。不過,沒有一個人是天生會爬山的,不管漢人、原住民都一樣,所有懂山、會爬山的人,都是經過前輩的帶領、經年累月的練習,才能融會貫通「山裡的路」。
雪羊最後強調,新手協作就跟新手登山人一樣脆弱,不會因為他「進入了協作行業」就忽然變超人。他也希望台灣的各協作公司,可以因為這件憾事,而開始重視新人的培養與安全措施,不要再輕易放沒有準備的新手獨行,好讓這行能有越來越多優秀的後進,可以背起台灣山岳世界的半片江山。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