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鍵盤!國民法官「打破舊司法」爆衝擊:被告很壞,但他有故事

▲▼台北地院國民法官法庭揭牌啟用,專用法庭內外景觀,美女法官歐陽儀(綠衣)與趙書郁(黑短裙)盛裝出席合照。(圖/記者黃哲民攝)

▲國民法官制度即將上路。(圖/記者黃哲民攝)

記者陳豐德、周亭瑋、曾筠淇/綜合報導

在我國十大司法改革方案中,「國民法官參與審判制度」尤為重要,從2023年元旦開始,只要被戶政機關確認符合資格,你我都可能被隨機抽選到,成為國民法官坐上法檯,這也成了一個全新的法定國民義務,沒特殊情況是不能拒絕參與的。

成為國民法官之前:先是人,再是法官

「這除了是權利以外,它還有義務面,你是一個法官。」

司法院刑事廳廳長彭幸鳴提到,人民參與審判在全國、司法界已有超過33年歷史,而台灣國民法官制度跟日本的裁判員制度是比較接近的,「我很希望這種新的審判制度,讓社會跟司法可以好好對話,並在刑事判決中,加入人民正當的法律感情、多元的生活經驗,讓審判有更多視角,能更豐富地思考、討論,最後做出一個比較貼近社會觀感的判決。」

過往在法庭上,對話都是刀來劍往、非常快速,也都是專業用語,彭幸鳴笑說,「但法官、檢察官、律師將要面臨的是,把這些證據、主張、答辯都用白話的方式呈現給國民法官,因此每個人除了自己的專業,現在都開始要學說人話了。」

目前審理程序包含選任約莫要花2天時間,未來可能隨著真正案件而拉長,在這過程中,審判者或法官對國民法官的照顧義務更顯重要,透過引導、解釋專有名詞,才會更進入狀況,這部分對國民法官來說,反而不必太擔心。

▲▼             。(圖/翻攝自YouTube/ETtoday新聞雲)

▲王子榮(左)、彭幸鳴(右)。(圖/翻攝自YouTube/ETtoday新聞雲)

在法庭上,講法官都是連名帶姓的,「這本來就是我們對自己職業的一個尊重」,不過拉回國民法官身上,刑事庭審判長王子榮表示,一定要盡到比較高的保護義務,因為就連法官都擔心被肉搜了,何況是國民法官,因此他們在資料保護上,也花了很大的心力。

王子榮進一步說明,國民法官不會寫出名字,只會有編號;在動線上也很小心,包含休息的場域、廁所、茶水間等,都是獨立的空間,因為「我們要盡量降低任何的干預」;除了硬體方面,法制面也同樣講究,前陣子有發布《國民法官個資的保護辦法》來保護國民法官個資,另外為了避免行賄、受賄,其實也有相關法則。


從鍵盤走出來的國民法官:放下鍵盤,走向法檯

「很想撕掉標籤,我不是恐龍,但是有時候雙拳難敵四手。」

每當判決結果不如外界預期,法官就會被貼上「恐龍」的標籤。王子榮坦言,明明付出很多的時間和勞力,但「好像大家都在罵你的時候,其實會形成一個群體的沮喪感」,甚至有學長、學姐不敢承認自己是法官,會講得很低調。

「我們先是人,才是法官。」王子榮表示,審判獨立在這十來年遇到最大的挑戰就是「外部的輿論壓力」,每次宣判之後,會很擔心被肉搜,或是看到鍵盤酸民對判決結果的回應以後,也會感到很在意。不過即便如此,只要是依據證據與事實,「就應該勇敢的去做出這個決定」,至於外界評論,他坦言這已經不是他們能控制的了。

因此,王子榮也常說,「我們要讓鍵盤法官就走入法庭,放下你的鍵盤,走向你的法檯」,在法庭上形成一個共同決定。

實際上,很多人擔任國民法官後,反而會脫口說句「真的好辛苦!」這讓王子榮不禁直呼好欣慰,「你終於了解我們很辛苦」,除了過程很累人之外,要考慮的層面也很多。

▲▼台北地院國民法官法庭揭牌啟用,專用法庭內外景觀,美女法官歐陽儀(綠衣)與趙書郁(黑短裙)盛裝出席合照。(圖/記者黃哲民攝)

▲走進法庭後,將會對案件有更深入的了解。(圖/記者黃哲民攝)


法檯視角的改觀:看見被告背後的故事

國民法官就是國民,他們所代表的就是民意。彭幸鳴直言,當他們真正走進法庭,去了解整個案情,甚至看到被告這個人,及背後所發生的故事時,這和透過新聞去得知某起社會案件,是全然不同的。

「這些被告即便他很壞,但請大家知道,當他是被告之前他是人,他其實是有故事的人。」王子榮認為,當國民法官看到了隱藏在背後的經歷,被告不論是逼不得已或突然做了很兇殘的事,都可能有一段無人知曉的過往。

王子榮坦言,原本其實連國民法官對他們的信任度都很低,約莫只有一成多,但從頭參與一次過程後,信任度卻來到五成,或多或少是因為了解了司法運作,且知道這一切不是權威、不是誰說了算。


法官扮演的角色:法庭中的領航者

當人民背負重責大任進到法院,難免徬徨失措,這時有職業法官在身邊,就可以隨時詢問各種問題,這也是為什麼要設立國民法官專庭。至於專庭的審判長,除了善於溝通、觀察外,也要有個願意照料國民的心。

在模擬庭中,國民法官經常詢問身邊的審判長或法官,「剛剛講的是什麼意思?」「這句話我好像聽不太清楚。」這時就有回放系統能輔助,讓國民法官能聽清楚,並做下一步的思考與決斷。

▲▼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111年第2場國民法官模擬法庭圓滿落幕新聞稿。(圖/記者黃宥寧翻攝)

▲全國各地方法院已接連舉辦多場模擬法庭。(圖/記者黃宥寧翻攝)

為了迎接國民法官進到法院,全國各地方法院接連舉辦多場模擬法庭,同時也致力於法官的訓練。彭幸鳴表示,「法官開始在案件當中和人民對話,這樣子的對話經驗,以及每次跟人民對話所帶來的觸動,一定能帶到他所審理的其他數十萬件當中,讓人民的意見、價值,跟人民接觸的感動,擴散到其他的刑事案件。據我觀察,這樣子的一個效應,已經在發生了。

王子榮也以知名動漫《航海王》舉例,魯夫是個很好的船長,而模擬法庭中的法官就該是這樣的角色,「應該是要接納不同聲音,協助大家整理出共識」,這才是幫助的過程。而各行各業的專業要如何融入到案件之中?「我們要架橋,這時候職業法官就是架橋者,他伸出了橄欖枝,讓大家進入這個場域」,打破討論的疆界後,根據他的觀察,大家往往會從沉默尷尬變成侃侃而談,甚至欲罷不能。

然而談及現實面,王子榮坦言這個制度也有令人擔憂的地方,最首要的就是司法人力不成比例的問題,勢必會排擠到其他案件的進行;再者就是刑事廳和司法院雖大力宣導國民法官制度,但「司法城鄉差距非常明顯」,要怎麼推廣出去也是一大難題。


直擊案情全貌後的化學效應:多出的15度角

「我們心中也會忍不住問說,這些素人、這些鄉民們,他們可以嗎?他們行嗎?」王子榮表示,起初他們也會感到擔心,但到後來他才體會到,法官是法律的專家,但「每個人都可能會是次領域裡面事實的專家」。

「你原本的審判視野可能只有165度,加了國民法官之後,視野可能會變到180度。」王子榮舉例,過去就有老師、護理師加入討論,不同職業所看見的問題與法官相去甚遠,這對他們來說是很大的衝擊,但不可否認的是,視野真的變得更寬廣。

▲台南地院4月27日至29日進行今年度第1場國民法官模擬法庭,彰顯國民法官新制應可提升司法透明度,反映國民正當法律感情,增進司法瞭解及信賴。(圖/記者林悅翻攝,下同)

▲國民法官的加入,能讓各行各業生活的經驗回饋到司法內部。(圖/記者林悅翻攝)

王子榮說,司法過往一直是很傳統的制度,國民法官則像是「百年傳統、全新感受」,當素人進入法庭,量和質都會產生變化,國民法官的經驗也會回饋到司法內部,類似於「自我提升的工作坊」,原來以前自己沒注意到的,國民法官看到了,把這些事情納入考量後,視野就變得開闊,「這個改變,我覺得是值得的。」

而這樣的改變對國民法官也是,過往民眾可能會開轟「法官是恐龍」,但從頭到尾參與過,會因為更了解程序、法條,且更全面看待供詞與證據,進而有了不同看法,也是「自己內部的提升」。


走出法庭之後:改變正在發生

「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

誠如美國第一位猶太裔大法官路易斯.布蘭迪斯(Louis Brandeis)的這句名言,訴訟程序的透明化,讓人民真正參與審判,看著整個程序是怎麼走的,領悟到並非自己所想的,也能減少許多誤解。

儘管你我都厭惡的恐龍判決,可能在未來也還是會看到,或者是判決不盡如人意,但人民來自各行各業寶貴的生活經驗,勢必能帶來不一樣的視野及觀點。

「希望就在雲後面。」王子榮最後也引用《我們與惡的距離》名言並說道,國民法官會是一條路徑,而這條路徑會越來越清晰,或許這要付出很多時間與精力,但同時也會帶來改變,縱使腳步稍微慢了些,但仍舊會帶來希望。

►觀看「國民法官震撼全紀錄」精彩全文。

►我能拒當嗎?5分鐘搞懂「國民法官制度、津貼」 7大QA一次看

►國民法官全攻略!「要做什麼、怎麼判刑」審判流程一圖看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