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國際事務局」日韓有前例! 吳思瑤批藍白:為反對而反對

▲▼陳時中出席台派聯盟「陳時中聯合後援會」成立大會記者會。(圖/記者屠惠剛攝)

▲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陳時中拋出「國際事務局」構想引發討論。(圖/記者屠惠剛攝)

記者呂晏慈/台北報導

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陳時中拋政見喊出當選成立「國際事務局」,引起各界討論,台北市長柯文哲今(5日)酸「請小英總統先把陸委會併到外交部,看她敢不敢」。對此,陳時中競辦總幹事、立委吳思瑤表示,國民黨參選人蔣萬安、副市長黃珊珊批評該政策不可行,但日本、韓國都有類似作法,該政見是「非不能也,不為也」,強調「別人不做,阿中(陳時中)來扛!」

吳思瑤今天透過臉書撰文表示,台灣的首都、世界的台北不只是理想,更應該是行動,城市外交該不該更拚、國際事務要不要拓展,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她指出,馬英九、郝龍斌、柯文哲擔任台北市長的24年間,台北城市外交成績比不上陳水扁當台北市長的4年,陳水扁任內4年締結姐妹市高達14個,馬英九、郝龍斌任內16年各締結2個,柯文哲即將卸任也只有5個姐妹市,3任加起來只新增9個姐妹市,高下立判。

吳思瑤稱,台灣外交困境之下,城市外交是國際發聲的重要路徑,不能停滯不前,所以陳時中說作為國家首都,台北必須擴大行動,代表台灣走出去,而國際事務不只是狹義的拓展外交,舉凡產業面如國際招商、引才攬才、觀光推廣、會展經濟、總部經濟,再到教育文化事務如國際教育、文化交流、體育賽會、設計之都等,都應該整合資源,系統性推動。

吳思瑤補充,陳時中更關切的是青年發展,國際事務局的核心業務也就是青年發展事務,不管inbound(入境)或outboun(出境),都要為台灣的年輕世代創造更多的國際平台,也要善用近來蓬勃的「公眾外交(public diplomacy)」,讓青年人作為台灣最好的外交官,幫助年輕族群接軌國際,台北需要做更多、做更好。

此外,吳思瑤表示,蔣萬安、黃珊珊第一時間就批評該政策不可行,但她簡單分享幾個實際操作的例子,讓兩人學習一下:2007年台北市觀光傳播局成立,2012年台北市體育局、法制局成立,當時為了因應新興治理業務的需求,議會支持業務執掌的整併,從組織面進行革新與提升,觀傳局是由原來的新聞處升格,體育局由體育處升級,法制局則是整併法規會及訴願會。

吳思瑤指出,新設局處可由現有的組織單位來「整併」,而不是黃珊珊由膝蓋式反應「砍掉哪一局」的「裁併」,怎麼黃珊珊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當議員時支持,當副市長就反對?

另對於國際其他城市如何強化國際事務,吳思瑤舉例,東京在2014年成立「城市外交基礎戰略(Tokyo’s Basic Strategy for City Diplomacy)」,2022年更推出「國際都市戰略Project」,聚焦申辦國際會議、讓東京對外國人士更友善、培育國際人才3面向;首爾也在2012年成立「城市外交研究中心」,並在「2030首爾展望(Seoul Vision 2030)」將流行文化、新創及美妝產業列為國際拓展的核心事務,將城市策略結合國家戰略,整合性推動。

吳思瑤直指,台北成立「國際事務局」,非不能也,不為也!她說,蔣萬安昨天先批「是要取代外交部還是陸委會」,今天則拿香對拜「要成立青年事務局」,都顯示出他的政策能力空洞,只能跟風;黃珊珊對陳時中主張的各項政策,都直覺式地視為對市府作為、甚至對她個人的挑戰,不願就政策的實質內涵進行理性討論,一再「為反對而反對」,無疑是執政的傲慢,而無視台北值得更好的需要,讓人遺憾。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