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把臨終病患送到醫院之外,還能做些什麼?(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記者林育綾/綜合報導
害怕死亡是出於「對未知的恐懼」,馬偕醫院血液腫瘤科資深主治醫師張明志認為,每個人都應該先預習「生死學」,給自己「善終好走」的禮物。他分享很多家屬除了把臨終病患送到醫院,不知道還做些什麼,當醫療行為都無效後,會提出想幫病患完成願望的想法,像是看日出、吃大餐;但醫護也會感慨,「平時他們不就可以去完成了嗎?為何到了臨終前才有這些需求?」
張明志提出50+的必修課,就是「預先修習生死學」,他將自己多年臨床的經驗和觀察寫下《許自己一個尊嚴的安寧》,近來由寶瓶文化再版。該書初版時,正好是2003年SARS爆發;如今再版時,正逢新冠肺炎肆虐全球,許多人也面臨突如其來的生離死別。
▲醫師提到,很多人在生病的過程裡,也無暇安排舒適的生活。(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Unsplash)
他在書中提到,大多家屬會把臨終病人送往醫院,因為除了這麼做也不知道怎麼辦,在良心上也怕虧待病人。不過當醫學已進入緩和治療的方向,包括不再做化學抗炎治療,不做放射治療,年齡老邁加上多重器官衰竭,生命跡象不穩定時,很多家屬也急著想知道,「該怎麼立即解除病患的痛苦?」也提出能否讓病人再度看日出,上館子吃一頓好飯菜⋯等。
他說明,也就是說,家屬很願意滿足病患的最後願望,或解決他們未了的心願及遺憾;但有時醫護人員也會感慨,「平時他們不就可以去完成了嗎?為何到了臨終前才有這些需求?」
張明志說,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優先考量,大部分的人努力於繼續奮鬥,做更新穎的治療,而逃避提早去安排人生末段的功課。有些中年人或許有經濟壓力,想多為家庭付出,所以在生病的過程裡,他們無暇安排舒適的生活,就連出國也是在洽談公事或生意。
他感嘆,「許多人認為他們沒有真正好好地為自己而活,他們總不願意承認生命這麼快就要結束,甚至逃避而不正面去思考他們已瀕臨死亡。是故在安寧的路上,他們有太多的遺憾。人生不該是這樣,應該更豐富、更精采才對。對家屬而言,是一種失去,失去情感的依靠、經濟的依靠,失去家庭功能的完整性。」
▲張明志寫下《許自己一個尊嚴的安寧》,認為「如何看待死亡,將決定一個人臨終的姿態。」(圖/寶瓶文化提供)
張明志臨床經驗長達40年,經手過無數癌症患者,對死亡的理解,超越醫學、科學層面,而有一套宏觀的哲學與倫理思考。他說,「人生愈走到盡頭愈重要,就像表演單槓的體操選手,下槓的動作也要列入評分。」
而面對未知,人們多半抗拒、恐懼、焦慮、不安;但「如何看待死亡,將決定一個人臨終的姿態。」他提出,除了實質醫療行為,更重要的是「建立不怕、不拒、不求,安定而清明的生死觀。」當心靈有所歸依,便能為自己鋪造一條尊嚴的安寧善終之路。
另外,根據國內護理人員的問卷調查,若修習死亡教育課程,對瀕死病人的照顧有顯著幫助。其次,9成以上醫護人員在照顧瀕死病人時情緒會受影響,且不知如何與家屬交談,甚至伴隨失眠與調適困難,顯見在護理養成教育中,相關議題理解不足。因此他也期望這本書可以啟發更多醫護人員,提升對末期病患的靈性關懷,讓醫病關係產生靈性的共鳴。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