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日子接近,平時不是問題的問題,此時都會成為政治攻防的重點。(圖/記者周宸亘攝)
● 張家羽/曾任記者,現為地方政府機關人員
當選舉日子愈近,社會氛圍也愈詭譎,平時不是問題的問題,此時都會成為政治攻防的重點。然而,為了因應政治變化的波動,民眾勢必就得秉持該有的認知及價值觀,才能避免隨波逐流、喪失自主判斷的能力,而如何確保既有的認知及價值觀?關鍵在於「記憶力」。
猛打李眉蓁論文門 林智堅論文抄襲風波卻顛倒是非
為何有此一說?因為在許多時候,國人是健忘的,就以前陣子的「論文門」來說,執政黨及在野黨吵得不可開交,回溯至2020年高雄市長補選,國民黨籍參選人李眉蓁,當時因涉論文抄襲,遭當時對手陣營窮追猛打,批評聲浪排山倒海而來,如今豬羊變色,民進黨陣營的桃園市長「前」參選人林智堅的博士論文,被台大學倫會認定抄襲,反倒兼任黨主席的蔡英文總統曾一度下指示,傾盡全黨能量來搭救,不禁讓人感到諷刺。試問,國人是否也能秉持同樣標準,來審視此次的案例呢?還是大家忘記了?
▲林智堅、李眉蓁都陷入論文風波。(圖/記者林敬旻攝、翻攝自李眉蓁FB粉絲專頁)
服貿逕付二讀引發太陽花學運 萊豬挾執政優勢強渡關山
把時間軸,拉回2014年的「服貿事件」,當時服貿協議30秒在立法院經表決通過而逕付二讀,引起當時的在野黨不滿,甚至有許多熱血的莘莘學子闖進立法院,打著「捍衛民主」的口號,一鼓作氣霸佔立法院,引發著名的「太陽花學運」,6年後,江山易主,萊豬開放進口的議題,在民進黨執政的背景下,曾一度想以「行政命令」打包送立法院備查,藉此強渡關山,儘管在各界詬病後,「備查」改作「實質審查」,但仍在民進黨挾人數優勢的情況下通表決通過,隨後仍舊紛紛擾擾,乃至於2021年底公民投票,開放萊豬的議題確定叩關成功。試問,當初那些反對服貿、堅守民主的熱血份子,如今對於萊豬開放的政策,態度是否標準如一呢?如果開放萊豬進口,是有助於經濟與國際交流,難道服貿就不是嗎?如果反對服貿是基於國家安全,那反對萊豬不也是確保國人健康嗎?還是大家忘記了?
▲蔣萬安曾舉辦「公投反萊豬、食安我做主」台北12區巡迴街講行動。(圖/蔣萬安辦公室提供)
「反媒體壟斷運動」捍衛新聞自由 《數位中介法》任由政府當言論東廠貼黃標
搭乘時光機,再回到2012年「反媒體壟斷運動」,許多學生團體、政治人物及社會團體為制止某企業收購特定有線電視企業,因而展開大規模的遊行及公開活動,目的是避免新聞訊息壟斷及確保多元媒體報導的立場,以捍衛媒體及新聞自由,然而,時至2020年底,某新聞台執照年限將至,將申請換發程序,但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於2020年11月審議,以多次違規、內控機制失靈等理由決議,不予換照,因而引發各界討論,反觀今年老三台之一的新聞頻道,報導接連出現瑕疵,被檢討的力道,卻不若前被撤照的某新聞台強烈,不禁讓人聯想,是否因不同新聞台評論立場不同,就有不同的處置呢?反觀當前的有線電視台,現有新聞頻道的屬性,政治立場難道全然平衡?民眾接收新聞訊息的來源是否多元、公平?再說,近日最具討論度的《數位中介法》,儼然成為執政當局掌控網路輿論的令箭,若非許多民眾「覺醒」,遂引起大眾反彈,是否往後網路評論的枷鎖,從此也將被予以合理化?當初眾人捍衛新聞自由的那股熱忱,是否也被大家忘記了?
▲《數位中介法》爭議引爆全民怒火 。(圖/高嘉瑜臉書)
強化記憶力 追求真民主
政治生態,錯綜複雜,主政者輪替也是家常便飯,但國人是非曲直,應本於初衷、自我認知及價值觀,作出判斷與決定,並非自己不認同的對象,出現疏失就要大力譴責,而自己屬意的支持者,犯下過錯卻能合理化解釋,長久下來,會形成「沒有對的事,只有對的人」的荒謬情形,因此,每位國民都應強化記憶力,避免個人的選擇性失憶,如此才能使國家健全性的發展,這不才是大家追求的「真民主」嗎?
熱門點閱》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