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每6位老師就有1位是代理」 民眾黨團籲政府改善不公平待遇

▲民眾黨團25日召開「代理教師如同教育臨時工,權益數十年未獲保障」記者會。(圖/民眾黨團提供)

▲民眾黨團25日召開「代理教師如同教育臨時工,權益數十年未獲保障」記者會。(圖/民眾黨團提供)

記者蘇晏男/台北報導

對於台灣國中小教育面臨正式師資不足、代理教師制度遭濫用,民眾黨立法院黨團25日召開記者會,指出代理教師人數從自107學年度的26938人,逐年增加到110學年度的32239人,但他們工作內容與專任教師幾無差異卻同工不同酬,且聘期沒有保障,宛如「免洗筷」,嚴重影響學生受教權。民眾黨團要求中央與地方教育單位,重視學生受教權益與代理教師工作權益,針對代理教師面臨的不公平待遇,政府應該有所作為。

立委邱臣遠表示,根據教育部統計99學年度國中小代理教師佔比7.3%,到110學年增加到17%,平均每6位老師就有1位代理教師,這也代表幾乎全台灣的小孩都有機會遇到代理教師,甚至每學期就要換一人,有家長投訴小孩讀到六級年共換了6位班導,嚴重影響「教學延續性」。

邱臣遠直言,地方政府也沒有善待代理教師,全台只有台北市、嘉義市、金門縣保障一年完整任期,另有19縣市只給10個月聘期。許多代理教師得在7、8月無薪酬交接行政職,根據現行法規,代理教師不得兼職,這兩個月也無法領取失業補助,工作權嚴重受損,這是政府嚴重違失,教育部必須即刻改善。

邱臣遠指出,少子化導致班級減班、學校停辦或合併,不少縣市光處理超額教師就很頭痛,不可能再招聘新老師,但這樣的惡性循環正在侵蝕國家競爭力。呼籲政府積極監督地方政府保障代理教師工作權、對未享有一年聘期的代理教師,鬆綁兼職禁令、跨部會研商少子化對教育衝擊的因應措施。

民眾黨黨團主任陳琬惠表示,依據宜蘭縣政府教育處的資料及教育部約聘網站顯示,宜蘭縣的學校截至8月24日止,代理(兼任)教師的缺額就至少有35人,這可能還沒有統計到黑數,有些學校因為位處於偏鄉地區,代理老師任教意願低,就會造成學校釋出缺額但卻無人問津的窘境,也反映出城鄉差距,難道這些小朋友的受教權就應該被忽視嗎?

陳琬惠指出,監察院調查報告顯示,教育部有提供專案補助教師完整聘期及薪資,其中包含財力等級居後的縣市,不過地方政府依然存在薪資制度不同的問題,導致代理教師權益保障有落差,影響應聘意願,師資出現區域差異,受害的還是學生,政府應該從制度根本保障代理教師權益。

陳琬惠也說,代理教師為聘僱制,為求獲聘、再聘,他們不得不同意擔任導師或行政各類工作,擔任導師的代理教師普遍多於兼任行政職務。導師職責包括學生教育輔導、親師溝通與家庭聯繫等,但某些代理教師只做了半年就換學校,或聘期中斷不得不另謀高就,容易造成學生輔導空窗期,學生也要不斷適應新導師,教育品質大打折扣。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