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國中生鬼月浮潛...身體詭現「鞭痕」 醫:嚴重恐危及生命

記者許宥孺/高雄報導

不少學生都會把握暑假外出玩水。高雄市一名男國中生農曆七月到台東浮潛,回家2天後,發現身體出現條紋狀的紅斑,就像是被鞭打似的,患處癢到難以忍受,醫師詢問接觸史,學生才想到,戲水時曾遭水母螫傷。醫師提醒,被水母螫傷必須先沖洗患部,冰敷可減緩疼痛感,嚴重則恐導致休克,不可不慎。

▲國三學生到海域玩水,遭水母觸鬚叮刺產生紅腫癢痛。(圖/柯適中醫師提供)

▲國三學生到海域玩水,遭水母觸鬚叮刺產生紅腫癢痛。(圖/柯適中醫師提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皮膚科醫師柯適中。(圖/記者許宥孺攝)

▲皮膚科醫師柯適中。(圖/記者許宥孺攝)

收治案例的皮膚科醫師柯適中表示,這名國中生就診時,自述患處紅腫痛,不時覺得搔癢難耐,經詢問近日的活動史和接觸史,國中生才想到,最近跑去台東戲水,但沒有穿防護衣,浮潛過程中不慎觸碰到水母,當下沒有出現過敏反應就不以為意,直到回到高雄,2天後身體才出現條狀紅斑,就像被鞭打過一樣。

柯適中說,不同的水母,毒性也不一樣,患處表現程度也不一樣,水母觸鬚上的刺細胞會釋放毒液,會造成疼痛或搔癢性的水泡或丘疹,少數人會產生嚴重過敏,嚴重則可能導致休克。

▲▼基隆潮境公園,民眾,下水,浮潛,群聚,解封,人潮,新冠肺炎,Covid19          。(圖/記者劉亮亨攝)

▲不少民眾會趁暑假到海域戲水。(圖/記者劉亮亨攝)

「越熱越會擴散。」柯適中指出,被水母螫傷後,發生當下,就要立即移除水母觸鬚上的刺細胞,以手邊現有水源(海水或淡水)清潔患部,再以溫水沖洗患部,可以破壞棘細胞毒素,接著冰敷患處可以減輕疼痛感和搔癢不適,若出現不適感,就要趕緊就醫並由醫師開立藥物服用。

柯適中提醒,過去他曾收治一案例,同樣也是遭水母螫傷出現過敏反應,患處長出大水泡,但傷口沒照顧好,導致患部產生肥厚性疤痕(蟹足腫),因此不可不慎。

▲曾有案例因被水母螫傷,沒照顧好傷口導致增生肥厚性疤痕。(圖/記者許宥孺攝)

▲曾有案例因被水母螫傷,沒照顧好傷口導致增生肥厚性疤痕。(圖/記者許宥孺攝)

最後,柯適中強調,去到海邊玩水,萬一碰到大量水母會有危險,因此要注意是否有救生員;如果沒有救生員,也要記得穿上防護衣,別讓皮膚接觸到海中生物,造成接觸性皮膚炎,若不幸遇上毒性強者,嚴重則可能導致心悸、過敏性休克,就有生命危險。

延伸閱讀

►神鬼女保全「靠這招」A走743萬 管委會16個月才發現

►快訊/高雄聯結車右轉撞電動自行車 騎士遭輾身體變形慘死

►恐怖撞擊影片曝!高雄聯結車輾斃電單車騎士 駕駛被揪出酒駕

►官員「肖想升課長」領更多退休金! 買5萬1千元禮券行賄被抓包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