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忠正/美國阻斷中國經濟動力 中共不該走軍備競賽險路

2022年09月5日 11:55

▲冷戰是美蘇兩集團對抗的策略,除了武力抗衡,也相互隔絕經濟、金融、社會、人民、技術等各方面的往來。(圖/路透)

● 林忠正/經濟學博士、前中研院研究員

一般認為,冷戰開始於二次戰後美國在1947年提出的「杜魯門主義」,結束於1991年蘇聯解體。美蘇兩集團對抗的策略,除了武力抗衡,基本上就是相互隔絕經濟、金融、社會、人民、技術等各方面的往來,然後藉機擴大自己集團地緣政治的勢力範圍。

團堵加上軍備競賽 終於拖垮了蘇共!

相互團堵的結果就是西方歐美及盟國的市場經濟持續蓬勃發展;而蘇聯、東歐、中國、以及中亞盟國在共產式計劃經濟下的經濟活動面臨了長期性的停滯,甚至倒退,以致於分崩離析。這個過程也見證了市場經濟的優越性!間接地也證明市場經濟和民主制度的相容性。

軍備競賽使得蘇聯國家財力大多都投入在國防及軍武技術的開發,加劇蘇聯整體經濟的比例失衡,民生產業的發展大多停滯不前,民眾生活長期處於困頓的環境。特別是在布里茲涅夫時期的窮兵黷武政策,不只發動阿富汗戰爭,還和美國同時推出星球大戰計劃,使國防軍事開支暴增。 國內各類矛盾因為而叢生,終於導致蘇聯解體。簡單的說,美國為主的集團以強大的經濟資源,對經濟資源相對匱乏的蘇聯集團發動了強大的軍備競賽,導致蘇聯人民的生活困苦,以致於各地不滿的聲音四起,最後蘇共和蘇聯終於都不支倒地。

▲戈巴契夫與美國和解終結冷戰,成為蘇聯末代領導人。(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不少人説如今美中對抗的形勢完全不同,因為中國自從1978年執行改革開放政策,放棄了計劃經濟,引進台資、港資和歐美外資的資金和技術,全力發展加工出口產業,成功地帶動了中國經濟的快速起飛。如今已經成為世界工廠,中國人民的生活水準也迅速提升,而且中國已經成長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不只美中經貿往來密切,中國和歐洲、日本、南韓、東南亞,甚至紐、澳都有經貿上的密切往來。美國以軍備競賽鬥垮蘇聯的老套不太可能拖垮中共政權!

圍堵加上軍備競賽 有可能再拖垮中共嗎?

習近平上台後,中共逐漸暴露出稱霸亞洲,甚至全世界的野心,不斷擴充軍備和海空攻擊力量,直接威脅美國在西太平洋的霸權和經濟利益。美國總統川普終於在2018年3月間,以「中國偷竊美國智慧財產權和商業秘密」為由,對中國進口的商品徵收關稅,第一批涉及的商品估計達600億美元,又設定其他貿易壁壘,旨在迫使中國改變其「不公平貿易行為」。沒想到中共反應相當強烈,到了7月,美國只有加碼,再對價值340億美元的中國輸美商品徵收25%的額外關稅。

▲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2018年簽署備忘錄,向中國課徵關稅。(圖/路透社)

中國立即作出反制措施,對價值340億美元的美國輸華商品徵收25%的額外關稅,其中包括美國向中國出口最多的大豆。中國認為「美國違反世貿規則,發動了迄今為止經濟史上規模最大的貿易戰」。雙方的貿易戰不斷升高,加徵關稅的貨品範圍不斷擴大,直到2020年1月中美兩國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定,雙方的關稅戰爭才不再升高。

美國對中國的貿易制裁,早在2018年就擴大到軍武和高科技,因為中國向俄羅斯購買蘇-35戰鬥機及S-400防空飛彈等軍事裝備,而開始對中國軍備部及部長李尚福實施制裁。同年10月,美國將晉華集成電路公司列入制裁名單,接著開始禁止美國企業向受制裁的中企購買或出售產品。從此對中國企業展開了一系列的制裁,不斷圍堵中國的軍工產業以及高科技產業。目前制裁名單包括上百家國、民營企業及機構,中國的技術來源因此受到重大打擊。

美國正在阻斷中國經濟成長的動力!

▲美國全方位圍堵中國對外的關鍵往來,目的就是切斷中國經濟成長的動力。(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美國對制裁的中國也擴及金融領域,目的就是切斷中國資金的主要來源。美國證管會(SEC)在2021年底依據《外國公司問責法》(Holding Foreign Companies Accountable Act)制定強制中概股下市的規範,273家中國企業面臨下市風險。截至今年5月為止,已有128家中概股列入強制下市的名單。

美中的對抗從雙方貿易開始,美國接著切斷中國軍武及高科技的技術來源,並且大幅地緊縮中國的資金來源。美國全方位圍堵中國對外的關鍵往來,目的就是切斷中國經濟成長的動力,因為一國的經濟發展就是靠技術的成長和源源不斷的資金投入,技術不能進步,經濟長期成長的動力就會熄火!

熱門點閱》

►黃竣民/空洞「戰鬥文藝」 能增強國人對防務的信心?

►當薪水養不起你的人生 這個工作就是該換! 

►薛承泰/生育率墊底 人口大減警訊

►學體育以後只能當教練? 體育人潛在特質無窮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