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佩旻/雲林報導
國內腦中風的患者約有七成屬於缺血性中風,而頸動脈狹窄又是誘發缺血性中風的原因之一。工研院今(7)日攜手臺大醫院雲林分院於土庫鎮進行「頸動脈超音波」社區篩檢服務,以工研院研發之手持式超音波技術衍生產品,為民眾檢測頸部血管有無狹小、阻塞或先天發育異常,協助及早診斷評估、避免患病風險。
▲阿波羅計畫邁入第五年,神經部主任張楷杰表示,這次使用手持式超音波設備非常方便醫護人員做進一步的檢查,有更多機會為民眾盡早診斷。(圖/記者蔡佩旻翻攝)
臺大雲林分院說明,頸動脈負責供應腦中約三分之二的血液,當頸動脈產生動脈粥狀硬化、狹窄程度增加時,腦中風的風險也會隨之上升。頸動脈的血管檢查中,超音波檢查具有非侵入性、無輻射曝露、檢查時間較短、費用較低等優點,適合作為第一線的檢查工具。
▲「頸動脈超音波」社區篩檢服務,以工研院研發之手持式超音波技術衍生產品,為民眾檢測頸部血管有無狹小、阻塞或先天發育異常,協助及早診斷評估、避免患病風險。(圖/記者蔡佩旻翻攝)
工研院社會公益委員會主委劉佳明表示,此次透過與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合作,將工研院執行經濟部技術處智慧醫療科技應用與跨場域驗證計畫的成果應用於社會公益活動,就是希望能透過創新科技,將過去僅能在醫院執行的超音波檢查,帶進偏鄉,使社區篩檢、偏鄉義診更為便利,也能為患者爭取寶貴的治療時間。
臺大雲林分院神經部主任張楷杰表示,本院自2018年起深入偏鄉推動阿波羅計畫,在當地不定期辦理社區篩檢的服務,過去礙於傳統超音波影像掃瞄儀器體積較大,無法在社區義診時提供相關服務。這次使用手持式超音波設備非常方便醫護人員做進一步的檢查,有更多機會為民眾盡早診斷。
▲「頸動脈超音波」社區篩檢服務,接下來預計10/12在崙背港尾社區,11/16口湖下崙社區、12月預計在斗南新光社區進行。(圖/記者蔡佩旻翻攝)
工研院積極擘畫「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以科技建構健康樂活,聚焦智慧醫療發展,有別以往超音波檢測設備不但笨重且只能放置在醫療檢驗所中,工研院自行研發的「手持式超音波ITRI SONO」,將傳統的大型超音波縮小至手機大小,可連續使用1.5小時,透過WiFi影像可即時顯示於手機或平板上,並有兩種探頭可供切換使用,線性探頭用在皮膚淺層和血管的掃描,弧形探頭則用於腹部超音波、婦產科。
▲「頸動脈超音波」社區篩檢服務,獲偏鄉長者讚譽,參與度相當熱烈。(圖/記者蔡佩旻翻攝)
【其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