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英女王「超奢華」加冕!她攜夫君靦腆致意 民眾擠爆現場搖滾區

2022年09月9日 01:43

記者羅翊宬/綜合報導

伊莉莎白二世於當地時間8日駕崩,享耆壽96歲,為英國歷史上繼位時間最長的君主,本來在10歲以前她還是無憂無慮的小公主,然而在叔父、國王愛德華八世為了迎娶美國女子華麗絲•辛普森(Wallis Simpson)選擇放棄王位後,父親喬治六世1936年登基,也因此身為長女的她旋即成為第一順位的直系繼承人。1952年,伊莉莎白二世繼位成為女王,1953年舉行加冕大典。

▲▼1946年,當時20歲的伊麗莎白二世在白金漢宮的客廳裡。(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1946年,當時20歲的伊莉莎白二世在白金漢宮的客廳裡。(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回到1952年2月6日,英王喬治六世因長期臥病在床,以及被迫承擔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領導壓力,身體健康狀況不斷走下坡,當天晚間於睡夢中在桑德林漢姆府(Sandringham House)病逝,享年56歲。當時,伊莉莎白二世正以大英國協皇室訪問團的身份訪問首站肯亞,年僅25歲的她透過丈夫菲利普才得知父親去世的噩耗。

▲▼1947年,伊麗莎白二世與未婚夫菲利普親王,當時她手上戴著訂婚戒指。(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1947年,伊莉莎白二世與未婚夫菲利普親王,當時她手上戴著訂婚戒指。(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其實,伊莉莎白二世在童年時期就展現出堅忍過人的性格以及負責任的態度,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她透過廣播撫慰孩童心靈,不僅支援慈善活動,甚至在18歲那年加入陸軍女子地方輔助服務團(Women’s Auxiliary Territorial Service),受訓成為司機、機械工。

在1952、1953年交替之際的英國,雖然當時的英國已經是世界強權之一,不過卻仍深陷二戰所帶來的陰霾與傷痛,許多城市依舊飽受炸彈轟炸的威脅,因此全國上下氛圍低迷,民眾還是必須排隊領取砂糖與肉品。

不過自從伊莉莎白二世繼位為新女王後,似乎帶給全國「年輕、美好,且認真」的正面能量,預告著英國光明的未來,從1950年代以後,英國也逐漸從戰後蕭條中復甦,民眾薪資增加、不必再排隊領取乾糧,而英國政府也適時推動大規模住宅重建計畫。

▼在西敏寺結束加冕大典後,伊莉莎白二世的金馬車與遊行隊伍走在車道上,現場擠滿民眾。(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在西敏寺結束加冕大典後,伊麗莎白二世的金馬車與遊行隊伍走在車道上,現場擠滿民眾。(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在加冕典禮時,伊麗莎白二世帶上鑲有寶石的王冠。(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在加冕典禮時,伊莉莎白二世帶上鑲有寶石的王冠。(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依照英國禮法,伊莉莎白二世的加冕大典必須經過16個月以後才能舉辦。1953年6月2日,萬眾期盼的加冕大典終於在這天舉行,遊行隊伍從白金漢宮前往西敏寺,儘管天候不佳、陰雨綿綿,仍吸引數千名熱情民眾在遊行路線旁搭帳篷等候。

遊行隊伍主要由禁衛軍組成,後方則跟隨著大英國協陸軍代表團,各國政府與國外皇室代表由馬車護送,其隊伍跟隨在女王金色馬車之後。神奇的是,雨勢在隊伍遊行時就停止了。

伊莉莎白二世抵達西敏寺舉行加冕大典時,已經有8000多名群眾在現場等待。伊莉莎白二世在祭壇宣讀加冕誓言,表示將維護正義、法律,同時捍衛英國國教信仰。之後她坐在加冕椅,接受坎特伯里大主教(Archbishop of Canterbury)的聖膏油儀式,她接過象徵皇室的權杖、寶球、袍子,最後被加冕王冠,眾人高呼,「天祐女王!」

▲▼伊麗莎白二世在西敏寺完成加冕大典後回到白金漢宮,在陽台上向眾人揮手致意;菲利普親王則穿海軍上將的制服。(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伊莉莎白二世在西敏寺完成加冕大典後回到白金漢宮,在陽台上向眾人揮手致意;菲利普親王則穿海軍上將的制服。(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當時的英國首相邱吉爾認為,電視台不應拍攝加冕典禮,不過伊莉莎白二世卻認為有其必要性。

儘管1952年的英國擁有電視的家庭不到3分之1,但民眾想見證加冕典禮、收看轉播的需求量相當龐大,為此英國廣播公司(BBC)努力增加播送率。在加冕大典當天,民眾湧入客廳、電影院、音樂廳收看長達11個小時的現場直播,可謂是萬人空巷,預估當時收看的英國觀眾至少有2000萬人,使得電視有機會成為英國娛樂的主流。

►20分鐘聽懂《Wow世界熱鬧什麼?》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