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交通大未來1/半導體董座秘辛大公開 聯電發跡全從「他們三人」開始

2022年09月11日 12:00

記者高兆麟/專訪

年度半導體盛會SEMICON Taiwan即將登場,交大校友會也廣邀產、官、學界重量級人士參與SEMICON Taiwan「大交通大未來」論壇,提出對台灣智慧交通的展望,《ETtoday東森新聞雲》也為此推出為期三天的系列專題報導,首日「大交通大未來」專題首部曲《交大人、交大事》,特別邀請到前聯電副董事長宣明智、普誠科技董事長姜長安、凌陽科技董事長黃洲杰、聯傑國際董事長郝挺等人分享交大和半導體產業的聯結,但對幾位董座來說,他們是以老交大人回校參加同學會的心情,來分享交大的過去,除了談半導體外,更分享了許多他們求學時,不為人知的趣聞軼事。

▲▼大交通大未來專題--公信電子董事長宣明智、普誠科技董事長姜長安、凌陽科董事長黃洲杰、聯傑科技董事長郝挺、交大校友會陳俊秀。(圖/記者湯興漢攝)

▲交大老校友回母校,圖由左至右為交大校友會執行長陳俊秀、凌陽科技董事長黃洲杰、公信電子董事長宣明智、普誠科技董事長姜長安、聯傑國際董事長郝挺。(圖/記者湯興漢攝)

在專訪正式開始前,記者也提前來到宣明智住家,跟著宣董一起搭車前往交大博愛校區,準備和其他董事長們會合,在驅車前往交大路上,很久沒有參與老同學聚會的宣明智,難掩興奮之情,當我們聊到交大的特點時,宣明智馬上提到,就是飲水思源,交大的學長姊,對自家學弟妹,永遠特別照顧。

▲▼大交通大未來專題--公信電子董事長宣明智。(圖/記者湯興漢攝)

▲宣明智自家中出發,準備前往交大和老同學相見。(圖/記者湯興漢攝)

為何交大學長總是幫自家人

宣明智說,交大有一個飲水思源的牌子,飲水思源就是交大的文化,你從這裡得到的,要會感恩和回饋,交大一開始的校地,是中國淪陷之後來到台灣的交大校友,希望能在台灣復校,才不會斷了校史。

當時交大不是政府建的,而是老校友籌錢把地買下來蓋學校,有些校友不是那麼有錢,但也想參加,就從每月薪水中扣1/10來繳,沒有這個活動,就沒有這個學校,也就沒有他們,所以學校跟他們感情很深,每年校慶的時候,就有很多老校友回來看看,交大很注重傳承,這件事情一直延續。

▲▼民國47年動土.。(圖/交大校友會提供)

▲交大電子研究所在民國47年動土。(圖/交大校友會提供)

早期交大校區很小,科系也不多,所以所有人都生活在一起,也因此這裡凝聚力很強,當時交大的科系跟未來科技發展主流是一致的,所以這些學生後來出國發展的人少,大部分都留在國內發展,也因此宣明智認為,今天新竹能有這樣的半導體環境,是交大打下來的。

宣明智也自豪說,交大有台灣第一個台灣半導體實驗室,沒這個實驗室就沒那麼多的人才,沒這些人才就沒有技術移轉能在這裡生根,之後也就沒辦法藉聯電的成功讓大家投入其中,還有創造今天的台積電,這些一路傳承下來的技術都是有源頭的。

交大還有一個舊的圖書館,現在已經變成一個學院了,那裡有台灣第一部電腦,當時來還是用牛車拖進來的,當時電腦和現在不一樣,操作還要打卡,如果學生沒有經過許可就去用的話,還會被記過懲處。

根據交大校友會記錄,1962年初,IBM賣第一部電腦到台灣,為交通大學所採購,此為真空管的第一代計算機,型號是IBM650。電腦海運到基隆港後,必須用氣墊車運送,以免震動。當時台灣沒有氣墊車,最後決定用牛車以超龜速押運到新竹。IBM650耗費220伏特、100安培的超大電量。電腦首次啟用典禮,因室溫太高,開機不到一小時電腦的二極管陣亡一堆,無法再恢復正常運作。IBM決定報廢,另外運送一台二代電晶體電腦IBM 1620到新竹交通大學。

▲▼1963年9月,美援會改組為經合會,用牛車將辦公用的IBM電腦(打孔卡機)搬遷至台北市羅斯福路的新大樓裡。(圖/交大校友會提供)

▲1963年9月,當時用牛車搬運IBM電腦。(圖/交大校友會提供)

宣明智說,台灣過去發展半導體、電腦科技,到後發展交通產業,是因為交大有這樣的動能,所以可以看到半導體、資通訊的應用現在已經跑到電動車、低軌衛星上,從這裡就可以看到「大交通大未來」,其實就是拿我們現有的半導體的基礎,來把IC設計擴充出來,沿著這個軸線去發展智慧交通產業。

交大和其他頂大的不同處

說到理工科,普遍大家心中出現的頂尖大學,都會是台清交成四大,但說到交大和其他學校最大的不同處,郝挺表示,以理工來說,台清交成都是頂尖,成大因為在台南比較獨樹一格,和其他三大交集也比較少,清大那時候以理學院為主,所以那時候工學院跟交大就沒什麼好比的,唯一競爭的就是梅竹賽。

▲▼民58第一屆梅竹賽籃球賽。(圖/交大校友會提供)

▲清大和交大在民國58年舉行第一屆梅竹賽籃球賽。(圖/交大校友會提供)

台大當時和交大競爭的就是電機系,說到兩校差別,就是台大每個都絕頂聰明,但他們喜歡單打獨鬥,交大比較團結,因為他們吃喝玩樂讀書運動都在一起,像黃洲杰跟他都是1955年生的,兩人住宿舍住同一棟樓,每天都可以看到黃洲杰拿臉盆去洗臉。

郝挺說,他們喜歡團隊合作的感覺,競爭就比較少,有時候讀書雖然大家分開念,但一起考試後,不是分數都很高,就是都很低,這就是團隊精神。

郝挺也分享,他有一個同學讀過台大也讀過交大,但那個同學說,台大電機都會說「我是最棒的」,但他來到交大,交大都說「我們是最棒的」,這就是交大團隊精神。

▲▼大交通大未來專題--聯傑科技董事長郝挺。(圖/記者湯興漢攝)

▲聯傑國際董事長郝挺。(圖/記者湯興漢攝)

黃洲杰則接著說,以前在交大課業非常重,老師選的原文書裡面有很多習題,但這些習題不是市面上買的到的,他們班就有一個同學,專門針對工程數學、物理相關,在考試前兩個禮拜負責出習題,他們就可以藉由他出的習題和答案準備考試,給我們很大的幫助。

以前在高中那麼競爭的環境,哪會有這種人做這種事,但這個同學他大二到大三整整做了兩年,所以他覺得大家就像家庭一樣,大家都願意貢獻,直到出社會後都還是。

▲▼大交通大未來專題--凌陽科董事長黃洲杰。(圖/記者湯興漢攝)

▲凌陽科技董事長黃洲杰分享當年在交大求學時的故事。(圖/記者湯興漢攝)

姜長安則說,那時候書都英文的,他記得那時候有個同學英文很好,可以直接用英文對話,他每天都會在房門口貼一張白紙,上面寫一個單字,每天你經過他房門洗臉的時候,就會學一個單字和解釋,他有時早晚各貼一張,一天就學兩個單字,大家就一起成長和學習。

宣明智則總結說,當時台成清交,成大被叫成大幫,交大被叫交大幫,他們就很迷惑,這個「幫」到底是什麼意思,該不會是黑道組織吧,所以校友會就討論說,大家互為貴人,那這個幫,就變成彼此幫助的幫,除了校友幫校友、校友幫學校、學校幫同學、大家也一起幫社會,所以這個幫是一個善良的字眼,所以這就是交大和其他學校最大的差別。

宣明智不為人知的求學生涯

幾位老校友相見,話匣子打開就停不下來,回憶起過去求學時,究竟誰最愛玩,眾人一口同聲全部把票投給宣明智,宣明智也笑著分享,過去他曾經爬窗的故事。

▲▼大交通大未來專題--公信電子董事長宣明智、普誠科技董事長姜長安、凌陽科董事長黃洲杰、聯傑科技董事長郝挺、交大校友會陳俊秀。(圖/記者湯興漢攝)

▲老校友回母校,看著過去的歷史照片,所有回憶全部湧上心頭。(圖/記者湯興漢攝)

宣明智說,以前住的宿舍叫白宮,宿舍前就是學府路,一直走就可以走到清大那邊,就可以打撞球或租武俠小說,他們有時候跑去打撞球就會很晚回來,但那時宿舍12點就要關燈關門不准進出。

▲▼大交通大未來專題--公信電子董事長宣明智。(圖/記者湯興漢攝)

▲宣明智模仿當時被他翻牆嚇到的同學表情。(圖/記者湯興漢攝)

宣明智笑說,結果有一次回來太晚進不去了,但那時候年輕,他就到最後面廁所那邊,找到上面沒有鐵窗的那間翻牆上去,結果翻到一半往下一看,有位同學正在上廁所,那個同學看到他的身影後就嚇到不行,他自己也嚇一跳,結果就趕快跳下去抱著同學,告訴他「是我啦!」,後來他還笑那個同學說,「我嚇過你之後,你功課就變好了。」

▲▼民49年學生宿舍及學人住宅(教職員宿舍)竣工=學生2舍。(圖/交大校友會提供)

▲當時宣明智讀書時住的宿舍。(圖/交大校友會提供)

至於念書這件事,宣明智哈哈大笑,說很很不好意思,圖書館他比較少去,他比較會技巧型的讀書和考試,但要花很多時間鑽研書本上的科技,那不是他的強項,所以當時剛畢業要找工作時有很多選擇,包括研究、技術開發等,但他很了解自己比不過同學,所以選了業務方向的工作。

叛逆的交大生

除了宣明智曾經爬窗外,姜長安也分享,以前在後門鐵門那邊,大家晚上吃宵夜都會經過,所以那邊都會被亂貼一堆活動訊息,有一天訓導處受不了,就去把牆弄乾淨,然後貼兩個小木牌,「禁止張貼、違者送警」,結果第二天旁邊就被貼了兩張超大的海報,一張寫禁止張貼,一張寫違者送警,其實當時不只學生年輕,當時交大的教授也都很年輕,那些教官真的對我們很容忍。

不為人知的聯電發跡史

講到這邊,宣明智更透露,原來他和姜長安兩人不只是舊識,更是聯電草創時期一起打拚的戰友。

宣明智回憶,他當時很早就出來工作,因為功課沒有同學厲害,就出來當業務,但那時他做生意投資失敗,於是就去找胡定華老師,老師就說「你功力不夠,回到我這個大機構吧」,我那時候想說也好,反正沒地方去,老師就問我想做什麼,我說我業務做多,想去看看採購在幹嘛,結果他就安排我跟曹興誠面試,後來我跟曹興誠見面,聊了幾句,曹興誠就說,「你交大畢業的,不用考試了,程度絕對不會差」,我就真的沒考試就進來了,沒有曹興誠照顧,今天我不會有這些成就。

其實一講到交大,大家感情就近了,一方面感情上是這樣,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我們這圈子很小。

▲▼大交通大未來專題--普誠科技董事長姜長安。(圖/記者湯興漢攝)

▲普誠科技董事長姜長安回憶加入聯電契機。(圖/記者湯興漢攝)

姜長安則說,當時聯電剛成立的時候,宣董還在電子所,那時候有個姻緣,他找我去聯電,後來我才知道,宣董找我進聯電的時候,他自己都還沒進去,只是曹董跟他講好了,但那時候宣董在安排規劃人力,我們才因此連絡上,1980年初期的時候,聯電才剛要開始把那些廠弄好,相比當時英特爾、日立、AMD這些公司,規模非常小,但後來因為兩個原因我才加入,一個當然是交大的學長學弟,還有宣董當時一句話,「中華民國萬歲」,宣董說:「我們一定要搞中華民國的半導體公司,學弟我們一起努力」,然後我就因此加入了,但也因為這樣,提拔了我在這個產業做了幾十年。

宣明智則笑說,其實他那時候都要報到完都要離開了,是我把他抓到咖啡廳,把他留下來,他是我的第一個業務工程師,「沒有他,聯電不會成功。」

和尚交大

交大身為理工科名校,初期女生是出了名的少,因此有和尚學校之稱,宣明智說,說到和尚學校,交大比清華更和尚,因為交大都是工科,當年我那一屆,四個班裡只有三個女生,當時放榜第一件事,就是看班上有沒有女生,後來發現那個名字很像女生的,其實是男生,大家都很失望,那時女生很少,而且女宿又跟我們隔開,不在校內,所以女生要換筆記或準備考試就比較辛苦,也因為女生少,那時沒有像現在有這麼多男女的活動,就只能約校外的女生聯誼,或跟台北的學校辦活動。

郝挺則說,他們唸書時,交大的女生,只有14個,我們有9個系都學工的,幾乎都男的,所以聯誼只能跟北部或台中的女生學校,女生來第一件事就是來參觀校園,所以雖然在交大念書,但我們都會帶女生去清大的成功湖去,但現在的交大也有很漂亮光復校區了,但你不會想到這麼小的博愛校區,竟然能培養這麼多的科技人才。

▲▼大交通大未來專題--公信電子董事長宣明智、普誠科技董事長姜長安、凌陽科董事長黃洲杰、聯傑科技董事長郝挺、交大校友會陳俊秀。(圖/記者湯興漢攝)

▲宣明智等人回到過去唸書時所在的校區。(圖/記者湯興漢攝)

黃洲杰則笑說,大家可能不相信,當時大一下有個人跳出來說要當班代,那一年辦了第一次跟其他學校去郊遊,但從那次之後,大二大三都沒有任何活動,在交大課業很重,所以大家都無心辦活動,終於大四時,和輔大同屆的辦了畢業旅行,還有和台大外文辦過活動,所以算下來大概只有3次活動,結果那兩次就產生了好幾對情侶。

《大交通大未來》系列專題:

►大交通大未來2/台灣半導體首堂課在交大 宣明智曝當年懵懂上課

►大交通大未來3/鴻海劉揚偉平台大願 揭傳統車廠10年難跨EV關鍵

►大交通大未來4/車用晶片只佔成本15%! 鴻海劉揚偉:電池成本最關鍵

►大交通大未來5/宣明智:科技業「缺人才是好現象」 批大學志願定未來太草率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