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下人人是寶「職缺更多」 專家:台灣需要「製造問題人才」

▲▼簡立峰認為少子化下人人是寶且職缺更多,但台灣需要「製造問題的人才」。(圖/親子天下提供)

▲簡立峰(中)認為,少子化下人人是寶且職缺更多,但台灣需要的是「製造問題的人才」。(圖/親子天下提供)

記者許敏溶/台北報導

少子化海嘯衝擊台灣,學校招生受到衝擊,但Google前 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今(23日)建議父母和師長,少子化下反而人人都是寶,更讓工作職缺比人多,對孩子們來說反而是空前好機會,但台灣本地人才要打破島國概念,積極連結國外人才,並培養孩子自己出題目能力,當一個「製造問題的人才」,也不應以「哪所學校畢業的」來評價一個人。

為期兩天的第11屆的教育創新國際年會今(23日)起展開,今年主題為「為幸福而教」,共邀集橫跨美國、日本及台灣等地,超過30位重量級教育意見領袖齊聚,親子天下執行長何琦瑜致詞時表示,少子化加速了教育和人才培育典範轉移,第一個需要轉換的核心概念就是要讓每一個孩子開發潛能、幫助每個孩子成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對於目前少子化海嘯衝擊高教與各階段學校,簡立峰反而認為,少子化下,人人都是寶,一個都不能少,每個人在社會上扮演的角色,跟想像的不一樣,除了創意型人才,也需要師傅級的技職人才,建議父母和師長,放下過多焦慮並接受少子化,因為少子化讓工作職缺比人多,對孩子們來說反而是空前好的機會。

簡立峰在職業生涯曾面試超過5千人,每次大概花45分鐘到1小時,發掘每個面試者不同的特質,他說,台灣之前在製造業時代,會解題的人才很多,但未來需要培養孩子自己出題目,當一個「製造問題的人才」,並舉自己為例,在 Google時找到很多工程師,卻找不到創造產品的產品經理,未來需要的是更多「製造問題」的人才。

簡立峰也建議,大家才要打破島國概念,積極連結國外人才,創造更多意想不到的可能,也要學習如何看待多元化,他也批判台灣的學歷文化,社會價值從單一到多元的解放過程,更需要欣賞別人做過哪些事,而不只是優先以「哪所學校畢業的」來評價一個人。

▲▼清大前校長賀陳弘認為,打開學校的自由度,學生的多元性就會出來。(圖/親子天下提供)

▲清大前校長賀陳弘認為,打開學校的自由度,學生的多元性就會出來。(圖/親子天下提供)

清華大學前校長賀陳弘則表示,大學考招方式改變,引起不少爭議,這正是代表社會從一元走向多元,親師生心中許多的拉扯和不安,很多人在問,過去企業都用學歷選擇人才,現在為何要改得如此複雜,他個人認為,從師資、教材到評量都走向多元化,社會需要不一樣人才,目前還有太多工作尚未被開發出來,家長不用急著指導、預測自己的孩子,要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每個孩子都一定能有所「用」。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