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首艘航母遼寧艦穿越宮古海峽前往太平洋。(圖/路透)
記者魏有德/綜合報導
解放軍第一艘航母遼寧艦於2012年9月25日入列,昨(25)日成為航母入列10週年的紀念日從首艘航母試驗試航到正式交付海軍,解放軍航母在10年間,已逐漸形成三航母的發展路線。對此,大陸軍事專家張軍杜表示,三艘航母其實剛達到作戰最低的需求,「從艦艇編隊來講,還會有新的、更多的帶刀護衛。」
▲山東艦艦隊編組。(圖/翻攝央視軍事)
《環球網》報導,遼寧艦是中國在「瓦良格」號航母的基礎上改建而成的。當然,即便是改建也需要自主研發大量裝備、設備,比如艦載雷達、艦載武器、攔阻裝置、動力裝置等。這之後的山東艦和福建艦,更多地體現了中國智慧、中國創造。從遼寧艦「亮劍」,到形成「航母三艦客」,實現了航母從改建到自主創新的跨越。
據了解,遼寧艦最早是用於科研訓練。直至2011年7月,大陸國防部首度透露,正在對一艘廢舊的航空母艦平台進行改造,用於科研試驗和訓練,也就是目前的首艘航母「遼寧艦」。經過10年發展,遼寧艦早已具備實戰能力,包括穿越宮古海峽出第一島鏈進入西太平洋,多批多架次殲-15艦載戰鬥機和多型艦載直升機從航母甲板上起飛升空及定期進行遠海編隊訓練等。
▲大陸第三艘航母福建艦。(圖/翻攝人民海軍官微)
此外,解放軍在建的第三艘航母「福建艦」近日也按計劃進行繫泊試驗,也就是在靜止狀態下,於船廠碼頭上對機電設備的調整和性能試驗以驗證是否達設計要求。完成繫泊試驗後,下一階段便是海上試驗,最終交付部隊。
對於解放軍三航母打擊群逐漸成形,張軍杜認為,一般情況下的規律是,一艘在執行戰略任務,一艘在訓練,另一艘在維修,三艘航母其實剛剛達到一個作戰最低的需求。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