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俄羅斯局部動員令 專家揭普丁「終極目標」

▲▼俄羅斯總統普丁。(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坎夏安指出俄羅斯總統普丁簽署動員令的真正打算,並非要發動大型進攻。(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張靖榕/綜合報導

俄羅斯總統普丁21日下達局部動員令,各界分析對戰場乃至全球局勢的影響。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安全中心(CSIS)」 資深顧問坎夏安(Mark F. Cancian)指出,動員令不會扭轉當前戰勢,但主要是幫助普丁達成政治目標─和歐洲比誰的氣長。他說目前不確定因素是俄國公民反對動員可能會打亂軍事計畫,但不論如何,烏克蘭在這些動員部隊抵達前,都有機會在戰場上取得勝利。

俄羅斯部分動員令生效後,被動員的役男都必須維持在現役狀態,直到戰事結束後解召,坎夏安指一般會頒布這種動員令,代表有大規模軍事行動,或是部隊面臨人力短缺,所動員的都是接受過訓練的後備軍人。

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依古(Sergei Shoigu)此前表示,動員將會分階段進行,事實上外媒盛傳的30萬人動員令,並未在普丁原先的演說中講明,而是將實際動員人數留給國防部評估,部分俄羅斯網紅和部落客甚至把動員人數喊到100萬人。坎夏安表示動員人數仍須看俄軍的訓練量能,當中包括徵調、訓練、裝備以及將部隊運往前線,因此動員會是一股持續的洪流,而非一次全部投入。

初步報告顯示動員情況很糟糕

俄羅斯官僚機構對於如此龐大複雜的工作要求,似乎還沒做好萬全準備,動員國民首先要識別、通知、醫學評估,再經過行政作業後將役男轉變為現役身分,再送到訓練設施。期間部隊必須提供人員食宿,根據美軍1991年沙漠風暴行動的大型動員令經驗,俄羅斯的動員時程很可能也會拖到超時。

俄羅斯動員綁手綁腳

俄羅斯人口1.46億,烏克蘭則為4100萬人,兩者人口規模相差3倍,而且俄羅斯的部隊規模和經濟體都更為龐大,理論上來說,俄國更有挺過消耗戰的資源能力,但問題是普丁一開始就將入侵烏克蘭定調為「特別軍事行動」,而非「戰爭」,從而限制了自己的權利。

舉例來說,因為不是「戰爭」,俄軍就無法調動大部分的義務役士兵,即便義務役是陸軍的主要人力。坎夏安指出,部分動員令就是一個動員俄國潛在能力的方式,反觀烏克蘭打的是衛國戰爭,因此政府有權動員全國。

俄羅斯動員是因為前線人都快打完了

俄軍最初調集入侵的部隊共計19萬人,地面部隊為14萬人,目前全軍死傷已達8萬人。事實上俄羅斯最初就開始以各種名義,幾乎調動所有可用的人力資源,包括預備役人員、車臣為主的少數民族、華格納傭兵集團、囚犯和鉅額招募獎金,這些手段有時被稱為「秘密動員」,雖然人員素質不高,但足以維持俄軍在戰場的運作。

專研俄羅斯的分析師可夫曼(Michael Kofman)與李(Rob Lee)先前指出,俄羅斯軍隊的結構主要是防衛入侵而非侵入鄰國,因此70%是常備兵力,還有很多不能部署到俄羅斯以外地區的義務役。若是為了保衛國家,預備役會填補欠缺的兵力,但因特別軍事行動的限制,很難調集足夠的部隊。相較之下,美軍部隊結構的設計,更有利於在國外快速部署和進入高度戰備。

俄烏戰事扭轉成了動員時機

俄軍在烏東頓巴斯地區的推進困難,7月開始就幾乎停滯,雖然占據部分地區,但代價非常高。烏軍9月初在東部和南部戰線的閃電反擊,也打得俄軍必須棄守大量土地,失守的重鎮也讓俄軍後勤補給更加困頓。俄軍高層很可能告訴普丁,如果不增兵連守住陣地都難。

普丁的確還有另外2個選擇,一是動用核武,二是進行協商。目前俄羅斯將動用核武的條件限制在北約直接介入戰事,以及烏軍攻入俄羅斯領土才會觸發。

不過坎夏安也講明,因為俄烏雙方堅守的條件相牴觸,因此不可能談成和平協議。

訓練是一大挑戰

雖然普丁和紹依古都說預備役人員將接受額外約2周時間的訓練,不過根據美國的標準,2周遠遠不夠。俄軍並沒有準備好在短時間內接收那麼多的人員,加上俄國沒有基礎訓練中心,大部分的訓練都在部隊內部完成,但訓練幹部早都已經被送往烏克蘭,或者成為死傷之一。

動員的終極目的是取得政治勝利

坎夏安認為俄軍將軍們並不相信動員能夠扭轉戰局,或是讓俄羅斯有再次發起大型進攻的能力,因為烏軍在接受多國馳援的軍備和訓練後,已經變得非常強大。

普丁實際上打的算盤不是反攻,而是堅守住占得的領土把戰事拖進冬季,讓歐洲人民受不了嚴重通膨和飆高的能源價格,要求政府停止干預俄烏戰爭,就能再次孤立烏克蘭。

政治的反對勢力將可能影響普丁的計畫

早在普丁宣布發動「特別軍事行動」時,全國的反對勢力就紛紛發聲,包括多個城市同時爆發街頭遊行,但俄羅斯安全部隊仍成功鎮壓。政府控制的媒體鋪天蓋地宣傳,稱這場軍事行動是要壓制烏克蘭境內的新納粹勢力,而且也成功洗腦了許多人,因此目前整體而言,大部分俄羅斯人仍然是支持普丁的。

不過動員令直接影響到許多俄羅斯家庭,反對的聲音因此變得更多;然而坎夏安表示,究竟反對的力量是否足以撼動軍事計畫,又或是會像2月份的反戰遊行那樣逐漸沉寂,都還有待觀察。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