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傳神祕治癒力「拔罐、刮痧」有效去濕散熱、去疲勞。(圖/記者郭世賢攝,下同)
記者郭世賢/新北報導
中醫「拔罐」與「刮痧」是祖先流傳下來治療疾病的方式之一,將體內淤積的熱帶出體表來排出濁氣,放鬆肌肉緩解疼痛,由於具有操作簡單、方便、安全的特性,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尤其在醫療不發達的年代。中醫師邱啟鉉表示,一般使用於中暑頭暈、發熱、肌肉痠痛及腹瀉等症狀,很多時候經過適當的處理後,有效去濕散熱、去疲勞,因此就不藥而癒了。
中醫師邱啟鉉指出,中醫的理論是藉由刮痧或拔罐後,將體內淤積的熱帶出體表來排出濁氣、增加局部血液循環加強組織修復、改善受損組織沾黏、放鬆肌肉緩解疼痛。在天氣悶熱的時候,身體大量排除汗,此時如果攝取的水份來不及補充,體內缺乏足夠的水份蒸散帶走多餘的熱源,身體的散熱機制就出現失調,就容易發生中暑的現象。
▲中醫「刮痧」是祖先流傳下來治療疾病的方式之一。
邱啟鉉表示,最常見的中暑現象,患者會感到身體發熱,皮膚摸起來乾燥體溫偏高、頭痛、疲倦嗜睡、食慾不振、噁心、想吐、腹瀉等症狀。這時候就可以使用刮痧的方式來「瀉熱」,可在患者的後頸部中正線的督脈和旁開1.5寸的膀胱經進行刮痧,先沾用少許乳液塗抹在刮痧部位,刮痧時要輕刮,出現紫紅色斑點或斑塊即可。
邱啟鉉說,中暑常見的有二種形式,一種是在炎熱的環境下持續出汗,直到身體水份散失過多,體內水份不足以降溫的中暑俗稱「陽暑」;另一種是在高熱的環境下活動後,立即就進入冷氣房、沖冷水澡或是飲用大量的冷飲,此時會使皮膚表面的毛細孔、微血管快速收縮,體內雖然有熱氣,但汗流不出的中暑俗成「陰暑」;這時可以在患者的頸後、背後進行刮痧,刮痧的部位會使局部微血管擴張,打開閉塞的汗孔,同時加速血液循環,將熱帶到刮痧血管擴張處排出。
▲中醫藉由拔罐後,將體內淤積的熱帶出體表來排出濁氣,放鬆肌肉緩解疼痛。(圖/取自免費圖庫Pixbay)
邱啟鉉表示,門診中以陰暑的病患較多,畢竟現代冷氣普及和隨手就能買到的冷飲,造成外熱內寒的體質越來越常見。但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許多民眾一到診所後就要求要刮痧治療中暑,但其實他們除了中暑外還有感冒症狀,因為同時有流鼻涕、頭痛或肌肉緊繃的症狀,最好一併治療效果才會明顯。
此外,身體其他的不適症狀也可利用刮痧與拔罐的方式來做治療,雖然在日常的門診中是以中藥處方及針灸為主的治療模式,但總有民眾不喜歡吃中藥或害怕針灸的感覺。邱啟鉉說,可以運用中醫的理論,以刮痧拔罐的方式來治療,如頸源性頭暈,在頸後、兩側肌肉處由上風池處,用刮痧板刮至胸椎兩側膏肓穴附近,兩側至肩關節,如有頸椎錯位使用「活化槍」調整歸位,肌肉僵硬者改用拔罐或滑罐效果較佳。
邱啟鉉舉例診所內一名個案,有一位女患者有頭暈症狀,至醫院看診治療數年,仍未痊癒,經由上述方式治療後明顯改善,之後因腸胃問題數次來診所就醫,均未提及頭暈問題。
邱啟鉉提到,雖然現今西方醫學蓬勃發展,但還是有許多難以解決的疾病問題或是檢查不出來,卻又有困擾人的毛病,適當以傳統方式來調理,常會有意想不到效果,如有不懂的疾病問題,不妨到附近的中醫診所尋求協助或諮詢中醫師。
●《吉元堂中醫診所》臉書粉專:https://pse.is/4hwewv
【更多新聞】
►拉女班長看A片打手槍!國小導師慘遭解聘 3年後法官判他無罪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