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肉片有許多種類。(示意圖/資料照)
網搜小組/閔文昱報導
吃火鍋點肉時,通常會有霜降、雪花和菲力等各式肉品供顧客選擇,不過有網友就好奇,為什麼只有「霜降牛」是以24個節氣的「霜降」來命名,沒有「秋分和牛」或是「驚蟄和牛」。對此,有內行人也出面解答,「霜降其實是形容肉品油脂分布的比例,跟24節氣沒有關係。」
一名網友在Dcard發文表示,他日前到超商買了「霜降和牛飯糰」,享用的同時也不禁好奇,「24個節氣為什麼只挑霜降來命名?是因為這個時候的牛準備過冬所以最好吃嗎?為什麼沒有秋分和牛或是驚蟄和牛?聽起來也很厲害啊,還是說是因為牛肉要先拿去急速冷凍所以叫『霜降』?有沒有人可以解答這個困擾已久的問題?」
▲有網友好奇「霜降牛」的取名原因。(圖/翻攝自Dcard)
貼文曝光後,馬上吸引不少網友討論,紛紛留言「名字好聽,讓人比較有購買慾望」、「一直以為霜降是指它結冰」、「因為這樣賣比較貴」、「因為叫這樣你才會想買」、「就跟松阪豬一樣,說穿了就是豬頸肉,只是松阪豬讓消費者比較有購買慾」、「一年只有霜降一天殺的牛」。
其中,也有內行人揭露正解表示,「霜降其實是形容肉品油脂分布的比例,跟24節氣沒有關係,是指白色的油脂像是下雪一樣,所以叫『霜降』與雪花牛相比油脂較少,在部位上也沒有指定,也會根據店家的不同有不一樣的『霜降』、『雪花』分級標準」。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