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變異株BF.7在歐美國家開始流行,指揮中心目前暫不調整口罩政策。(示意圖/ETtoday資料照)
記者張乃文/整理報導
BA.5衍生出的新分支「BF.7」近期在歐美國家感染比例竄升,隨著邊境開放,專家憂心恐成下一波主流病毒株。目前國內曾驗出3例BF.7境外移入,「後續未發現本土個案」,指揮中心將持續監測病毒特性與相關資料。對於這株新變種崛起的資訊、如何防護,《ETtoday新聞雲》整理了6大重點,帶讀者一起了解。
Q:BF.7是什麼?
A:BF.7由Omicron亞型變異株BA.5演化而來,10月4日在中國內蒙古自治區首度驗出,與親代毒株相比,擁有更強的免疫逃脫能力,而Omicron系譜早就以免疫逃脫特質而惡名昭彰。
Q:症狀有哪些?容易引發重症嗎?
A:BF.7引發的症狀包括顫抖、頭痛、胸痛、嗅覺改變、持續咳嗽、聽力喪失,多數都與感染Omicron其他亞型變異株相似,但也不能忽略其他新冠症狀,例如疲憊、腹痛、腹瀉、流鼻水、喉嚨痛。
台大醫院小兒科醫師李秉穎則說,目前觀察到大多都是輕症、重症數偏少,不須太過擔心,也不至於對醫療體系造成重大負擔。
Q:目前哪些國家有出現案例?
A:除了中國不少省分發現確診案例,BF.7也在德國、法國、丹麥、英國及比利時、荷蘭等歐美各國迅速傳播。另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數據,該國目前活躍病例中,BA.5和BA.4.6仍是最具傳染力的前2大主流毒株,但BF.7以4.6%位居第三,被認為可能很快取代前二名。
Q:台灣有案例嗎?
A: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目前國內在8月到9月間曾經檢出3例BF.7境外移入,分別來自荷蘭、法國、美國,後續並未發現引起本土個案。
▲指揮中心強調,入境有症狀者機場仍會進行唾液採檢,以監測病毒。(示意圖/記者游宗樺攝)
Q:因應對策有哪些?
A: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強調,機場仍會針對有症狀者做唾液PCR篩檢,過去每日約有30~60位受檢,隨著開放人數增加,「應該會增加到每日100人」,依照過去經驗,有症狀者驗出陽性者約30%,指揮中心會針對陽性檢體送昆陽實驗室基因定序監測,且「確診者與同住家人鬆綁政策暫不考慮。」另外,王必勝也說口罩規範會較晚討論,「應該是11月後才有機會。」
至於民眾個人防護部份,李秉穎也提醒,新變異株BF.7一定會進來,尤其在解封的狀態下「速度會更快」。因此醫師建議,民眾出國或從國外回來都要非常小心,有一點症狀就要馬上做檢驗,不舒服就別出去,即便2天內快篩或PCR陰性,病毒有潛伏期,不一定就是真的沒染疫。
「人群聚集處、飛機上感染風險極高」,李秉穎說,聽過不少人都是在飛機上感染,尤其飛機氣流很強,飛沫傳染可達好幾公尺,民眾一定要戴好口罩,上廁所時注意接觸傳染。
Q:BF.7會變成主流變異株嗎?
A:羅一鈞表示,國際上可能會取代BA.5的不只BF.7,另有BA.2.75、XBB在世界各地流行,「候選病毒株方興未艾」,任何可能性都無法排除,需要持續觀察,才能知道冬天會流行哪一株病毒株。
►大罐抗菌洗衣精!添加茶樹油有效洗去塵蟎,4罐只要$399!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