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然、林彥廷/慈濟疫苗採購風波看政府與宗教團體互動

2022年10月14日 08:56

▲▼中正紀念堂接種站最後一日,兒童疫苗接種站,新冠肺炎,本土疫情,新冠肺炎疫苗,輝瑞兒童BNT疫苗,施打疫苗,COVID-19疫苗,BNT兒童疫苗,武漢肺炎,接種疫苗,副作用,不良反應,群體免疫,醫護人員,防護衣,接種率,防疫,緩打潮,疫苗覆蓋率,中重症,共存,清零,5-11歲兒童,mRNA。(圖/記者李毓康攝)

▲慈濟疫苗採購風波讓人不禁思考政府與宗教團體間的互動。(圖/記者李毓康攝)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迄今已近三年,台灣也從邊境管制、公布確診足跡、三級警戒、施打疫苗,逐漸走向與病毒共存的方向。在各個階段中,最令國人感到恐慌者,莫過於2021年5月三級警戒期間,確診者暴增釀成社區感染,但國內卻苦無足夠疫苗供國人施打。

有鑑於此,除了政府透過外交關係,向美國、日本請求支援,因而獲得數百萬劑的AZ及莫德納疫苗外,民間力量包括:鴻海、台積電及慈濟也陸續主動洽購總計高達1,500萬劑的BNT疫苗。雖然採購過程中,屢屢出現有些質疑政府卡疫苗的聲音,但隨著時間經過,爭議倒也漸漸歸於平靜。

日前,慈濟顏執行長回顧了2021年慈濟協助採購疫苗的過程,不料,卻遭特定資深媒體人攻擊。作為指標性的宗教團體,慈濟在台灣面臨疫情最艱困的時刻,出錢出力,不畏困難地協助採購500萬劑BNT疫苗,卻因九合一大選逼近,而遭到網路上鋪天蓋地的攻擊。此事不禁讓人思考,政治與宗教間,究竟應保持如何的關係,才是對社會最好的狀態?

恰巧筆者於9月參與了由東吳大學法學院法律與宗教研究中心主辦,社團法人中華人權協會、社團法人臺灣宗教聯合會協辦的「第九回法律與宗教研討會暨宗教基本法研討會」,會中廣泛且深入地探討諸多宗教法相關議題,可謂宗教法界的盛會,其中,就政教互動關係的探討尤為深入,包括從美國、法國、德國及日本等比較法角度,研究外國政教互動關係,期能借鏡我國政治與宗教間的互動。

部分西方國家採取政教分離制度,或有其歷史背景。為了避免人民從事宗教活動的自由,被政府不當限制,政教分離的制度有助於落實「把凱撒的東西給凱撒,把上帝的東西給上帝」的理念,進而保障人民的宗教自由。然而,以我國的文化而言,政府高官時常出席各種宗教團體的慶典活動,例如:每年的大甲媽祖遶境、法鼓山除夕祈福活動等,以及即將到來的九合一選舉,各候選人幾乎都會勤走基層而至各地方廟宇與民眾互動。因此,在這樣的文化下,制度上若將政治與宗教全然加以分離,是否適合我國,不無疑問。

此外,隨著時代的轉變,人民對於政府的期待,逐漸從不得侵害人民權利,轉而期待政府提供人民更多的保護照顧服務。然而,政府的稅收有限、人力有限,大環境的挑戰卻是瞬息萬變,因此,政府如何即時回應人民逐漸增加的期待,遂成巨大的挑戰。事實上,宗教團體除了提供人民心靈層面的慰藉外,也因其匯集社會大眾的善心,而能於社會有需要時,即時地提供資金與人力的援助。舉例而言,2022年花蓮918地震時,慈濟於第一時間即火速進入災區救援、號召專業工程人士組成修繕志工隊,認養需重建的受災戶,後續也持續就受災戶所需的心理輔導及經濟補助進行協助。救災,原本應是政府的任務,但災害常常來的又快又急,政府行政組織不見得能夠快速地應對。此時,宗教團體即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以補政府的不足。

如同法藏法師於「第九回法律與宗教研討會暨宗教基本法研討會」所言,宗教團體具有五種特殊的力量,分別是:「生命覺醒力」、「人性超越力」、「苦難療癒力」、「指引庇佑力」及「善性凝聚力」,這些都是政府較為欠缺的能量。因此,法藏法師基於社會與人民的最大福祉,乃倡導政府與宗教團體間,除應秉持互不隸屬、互相平等的關係外,亦應彼此互助協力。

綜上,本文呼籲政府實應善待宗教團體,加強雙方的合作,在立法上,則應盡速制訂《宗教基本法》,保障宗教團體得以免於政府不當的限制,同時就政府與宗教間的互動關係予以明確規定。如此一來,面對日益繁重的公共任務,當政府力有未逮時,當得由更多的宗教團體立即予以協助,不但能創造台灣人民最大的福祉,也能為台灣社會注入善的循環。

好文推薦

李永然、林彥廷/從美國宗教土地利用法規談起

李永然、林彥廷/立法解決宗教不動產借名登記糾紛

●李永然、林彥廷,永然聯合法律事務所執業律師。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