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專訪/破解既老又窮封印 張麗善力拼雲林2030「加速前進」

記者游瓊華、蔡佩旻、白珈陽/雲林報導

長期被視為偏鄉的雲林,面臨嚴重人口流失、居民高齡化問題。昔日為護理師的縣長張麗善上任後,展現女性溫柔細膩以及堅韌,從生養、教育的人口問題著手吸引年輕人願意留鄉、生根;也精打細算、落實財政紀律,還債近70億元,更積極發展經濟併兼顧環保,努力破解雲林「既老又窮」的封印。

▲▼雲林縣長張麗善,張麗善               。(圖/記者徐文彬攝)

▲本屆張麗善積極尋求連任,專訪談起四年來政績,張麗善顯得興奮、有活力。(圖/記者徐文彬攝)

▲▼雲林縣長張麗善。(圖/張麗善臉書)

▲為了破解既老又窮封印,張麗善力拼雲林2030「加速前進」。(圖/資料照片)

本屆張麗善積極尋求連任,接受《ETtoday新聞雲》專訪,談起四年來政績,張麗善顯得興奮、有活力!談到自己過往護理師身分,「因為在醫院上班,要發現病人的問題,要對症下藥,解決問題讓病患早日康復,這就是我的職業啊!」於是,上任四年來,張麗善想方設法一一解決雲林縣從老到小,從經濟到環境的各項問題。

包括克服校舍線路老舊問題,還出奇招,用分期付款方式,讓每個小孩上學都有冷氣吹,更讓雲林成為全台第一個班班有冷氣的縣市。雲林縣為全台人口老化最高的前三名之一,老人人口比例已逾19%。為了照顧老人,張麗善廣設長青食堂,共達156處,上任後增加90處,平均每年增加30處,服務168個村里,過往一個中午3000名長者吃飯,現在一個中午供應1萬2000名長者用餐,全國使用率最高,也把雲林成為友善高齡的健康城市。

▲雲林縣政府為感謝麥寮汽電股份有限公司的支持,舉行「台塑企業麥寮汽電公司促協金捐贈雲林縣住警器記者會」。(圖/記者蔡佩旻翻攝)

▲張麗善向企業募得住警器,雲林縣裝設率翻9倍,解決老人居住問題。(圖/資料照片)

老年人口多,住宅火災警報器警示火災的功效更顯重要,但雲林縣3年前張麗善上任前,全縣裝設率僅17%,張麗善上任後,積極尋求宗教團體或企業贊助購買,弱勢家庭、高風險建築物住家優先安裝,普及率已達99%。

雲林是農牧大縣、又有石化廠,讓雲林空氣品質有無法甩去的包袱,空汙一直為民眾所詬病。但張麗善上任後也積極改善空汙問題,根據環保署各項指標,雲林這4年空氣品質的改善程度是史上最佳,也連續兩年空氣品質改善評比列為全國特優。

對於未來施政藍圖,張麗善喊出「2030 前進雲林」,指出雲林縣在過去四年已經登場,將以「低碳永續」、「智慧經濟」、「安全健康」、「共融發展」四大面向作為政策主軸,讓雲林在2030年時,從經濟、產業、交通、社會福利與生活品質上成功轉型為100%的「農工商科技城」。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