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65歲退休?中研院調查讓人吃驚 逾7成「想做到不能做為止」

▲▼中研院與農委會合作的「台灣農村社會文化調查計畫」,今天上午舉行開幕式。(圖/中研院提供)

▲中研院與農委會合作的「台灣農村社會文化調查計畫」,今天上午舉行開幕式。(圖/中研院提供)

記者許敏溶/台北報導

農委會從去年起推行農民退休儲金,讓農民和勞工一樣,退休後也可領到退休金,但根據今(19日)中研院和農委會合作的「台灣農村社會文化調查」顯示,雖然勞基法規定65歲就可退休,但調查發現高達73.5%農民,期待自己從事農作到不能再做為止,而且就算重新選擇是否要務農,也有超過一半農民選擇繼續務農。

有感於大眾對台灣農村缺乏整體性、系統性了解,2018年時擔任農委會副主委的陳吉仲,邀集中研院相關研究所共商,提出為期五年的「台灣農村社會文化調查計畫」,該計畫以環境、生計、社會、文化等四大人類生態面向為主軸,進行資料蒐集並搭配研究與實踐工作,在計畫總主持人、中研院王明珂院士帶領下,開始對台灣農村整體人類生態進行系統性的調查記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向國人展示現今台灣農村風貌與計畫調查成果,中研院與農委會合作歷時五年的「台灣農村社會文化調查計畫」,今天上午舉行開幕式,王明珂也致贈研究成果給農委會,並在歷史語言研究所文物陳列館舉辦為期四天的成果展。

▲▼中研院與農委會合作的「台灣農村社會文化調查計畫」,今天上午舉行開幕式。(圖/中研院提供)

▲中研院與農委會合作的「台灣農村社會文化調查計畫」,今天上午舉行開幕式,並舉辦成果展。(圖/中研院提供)

中研院表示,歷經近5年的調查,累計投入約800名調查人力,受訪者4200餘人,完成近9千份問卷,並蒐集大量文獻、口述錄音及影像資料,其中許多為幾近失傳的民間俗諺、歌謠、技藝。為了增加未來搜尋及利用史料的便利性,計畫建置「台灣農村人類生態調查資料庫系統」。

中研院副院長黃進興表示,儘管這三年執行計畫時,調查受到疫情影響,不少調查人員染疫,許多農村也因疫情改變人際互動模式,但團隊仍勤勤勉勉,得到豐碩的成果,也培育不少新生代的研究人才,這些都是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重要成果,也是未來農村再生或地方創生的重要資產。

特別的是,今天也展示出2019年、2021年調查農民預計退休的年齡,根據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吳齊殷團隊執行台灣農村社會文化調查計畫,在回收有效1051份問卷中分析,一般民眾為65歲退休,但卻有73.5%的農民預計從事農業工作要做到不能做為止,另若可重新選擇是否要務農,也有超過一半農民選擇繼續務農。

不同於其他行業與職業的工作者有明顯預估的退休年齡,有73.5%的農民預計從事農業工作要做到「不能做為止」,而且即使可以重新選擇是否要務農與否,有超過一半的農民仍會繼續選擇務農。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