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屆中央政治局委員,習近平、趙樂際、李強、王滬寧、蔡奇、丁薛祥、李希 。(圖/記者任以芳攝)
記者任以芳/北京報導
中共二十屆一中全會今(23日)選出新一屆7名政治局常委,習近平三度擔任總書記,其餘6人是李強、趙樂際、王滬寧、蔡奇、丁薛祥、李希。其中趙樂際、王滬寧是老面孔,深得習信任。外界推估王滬寧明年兩會後將接任汪洋全國政協主席職務,主掌對台事務。《東森新媒體ETtoday》訪問兩岸涉台學者指出,王滬寧是中共「意識形態總管」,台灣必須更加注意大陸對台統戰宣傳,大陸學者認為,台海大方針基調依然不變,只會更加強化和平統一進程。
大陸官媒資料顯示,現年67歲的王滬寧1955年次,出生於上海,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此前任職:中央政策研究室政治組長、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王滬寧目前黨內排名第五,從昨日公佈新一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名單,排在第四位,按慣例將在明年三月全國政協會議時當選主席,在中央是分管統戰工作,兼任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第一副組長,作為組長習近平最重要的助手。
▲二十屆中央政治局委員排序第四的王滬寧。(圖/記者任以芳攝)
中共「意識形態」總管-王滬寧
被外界稱為「領導人大腦」的王滬寧,2002年到2020年間擔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曾是江澤民、胡濤、習近平三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主要撰稿人,也是唯一橫跨三任領導人、不受派系影響、一路被重用的中共意識形態大總管。
過去汪洋在黨內屬於「溫和派」,未來王滬寧接掌全國政協對台工作是否有變化?趙建民受訪說,對照過去全國政協主席都是對台工作小組副組長,只有在紀念性場合,兩岸研討會等做政策性發言,不會超出中國大陸對台政策大框架,其功能性並不凸顯。
他強調,「對台小組主要掌握在組長習近平手裡,所以把王滬寧放到這個位置(全國政協主席),有很大的作用,台灣必須好好注意研究。」
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張競也提醒,「在二十大落幕後,中國共產黨後續依序由上而下之學習活動,特別是針對由二十大所審查決議通過之第十九中央委員會所提出之報告,將是整個中國大陸未來近期政治學習之核心重點。」有助於外界更了解中共的政治動向,判讀兩岸發展趨勢。
▲二十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名單外界視為「習家軍」大勝。(圖/記者任以芳攝)
王滬寧將貫徹習統一目標
身為「意識形態」總管的王滬寧,能把領導人思想精準貫徹,並且善於操作思想宣傳。比如江澤民主政期間「三個代表」,胡錦濤「科學發展觀」,習近平「中國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都是王滬寧幕後設計策劃。
對此,趙建民分析,「 2019年2月習近平提出來『一國兩制、台灣方案』開始加強統一的理論,二十大報告中也提到把統一提上日程,當你看到那幾句話,再來看王滬寧,一目瞭然。」
他進一步說,習近平在告台灣同胞書拋出「一國兩制、台灣方案」,引起台灣民眾反彈。預料王滬寧接掌全國政協後,會加強對台「統一理論」論述,豐富「一國兩制」內涵,兩個重責大任優給王滬寧,顯示習近平非常重視這個位置,未來肯定有所調整。
從王滬寧出身背景看,這樣的安排,是否符合對台工作是政治鬥爭的主軸?大陸學者包承柯受訪時認為,「王滬寧接下汪洋工作後,對台方針不會有太大變化,由於「台灣問題」涉及國家核心利益、對美和國際關係,習近平還是會親自操盤。」
▲二十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只有趙樂際、王滬寧續任。(圖/記者任以芳攝)
「習家軍」引領未來大陸執政方向
中共二十屆新領導班子唯二續任的老面孔趙樂際,同樣是習近平主要左右手,未來接掌全國人大主席。由於這個位置需要極度忠誠的親信,由此可見趙樂際是習近平最信任得力助手。
趙建民分析,「為什麼安排趙樂際擔任這個位置?全國人大要從法律面上支持共產黨的執政,這個位置非常重要,要以全國人大、管理地方人大的名義,代表中共跟地方接軌。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後開始強化「全面依法治國」,趙樂際往後不只妥善處理民意,更要加強貫徹法治建設,這個位置非常重要。
其他新亮相四名常委都是「習家軍」親信,尤其李強、蔡奇、李希是習浙江幫的「之江新軍」,即使李強處理上海疫情引起民怨,依然被拔擢成為黨內排名第二的總理人選。
趙建民表示,這一次常委人事太過集中在東南沿海,反映出習近平已全面掌權,對於一些人意見,沒有這麼在意。他更在意的是能不能充分執行,自己所設定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政策理念,從人事安排來看,可以預見未來中共政治正確繼續貫徹習近平思想路線。
打破常規!2020年底開始統籌二十大「兩委」人事
二十大閉幕之後,大陸官媒《新華社》22日當晚刊出《新一屆中央委員會及中紀委委員誕生記》文章,內容有上萬字,其中兩段明顯透露習近平用人的選擇想法與方向。
該文稱,早於2020年底,習近平與黨中央統籌謀劃二十大「兩委」人事準備工作。該文指出,從2021年7月底開始,中央派出45個考察組,進行「談話調研和推薦」,習近平強調用人標穩,「不搞『海推』『海選』」、「決不能簡單以票取人」、「黨的領導和民主是統一的」、「選人用人,第一位的是政治標準,進不進『兩委』,不能對號入座、想當然、依慣例」。
從上述重點來看,該文把習近平「選人」原因說得很透徹,同時暗示外界不要再用「慣例」,作為判斷中共政治走勢的依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海峽兩岸關係法學研究會理事田飛龍訪問則認為,未來中共確定路線、選人用人方面,會朝向不拘一格的做法,目的是為了讓最合適的人在最合適的崗位上,做最合適的工作。年齡因素不是關鍵,人事安排還是要看能力和擔當才是重任。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