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許敏溶/台北報導
國際環境快速變遷與疫情挑戰,衝擊新世代人才培育,教育部長潘文忠今(5日)指出,過去三年史無前例的疫情衝擊,讓大家重新思考,如何培養可以面對這麼樣巨大變遷的學生或未來青年人才,而培育跨領域及解決問題的數位能力,包括能力養成與提升,是提供給國內學生所需要的基礎,也是未來人才培育的關鍵。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今、明(6日)兩天舉辦「新世代‧新教育—社會變遷中的人才培育」國際研討會,邀請國內外學者專家與會,針對人才培育進行討論,包括日本早稻田大學教授吉田文、英國劍橋大學教授魏吉里夫、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特聘教授陶樂士、香港教育大學的甘迺迪教授參與,並由教育部長潘文忠開幕致詞。
▲「新世代‧新教育—社會變遷中的人才培育」國際研討會今起舉行兩天,國內外學者到場參與討論。(圖/記者許敏溶攝)
▲教育部長潘文忠認為,新世代青年要培育跨領域與解決問題能力。(圖/記者許敏溶攝)
潘文忠表示,面對國際社會環境變遷,尤其過去三年來,疫情的衝擊可說是史無前例,大家更深刻感受到社會快速變遷,人類面對的環境,可能會出現出奇不意的挑戰,疫情對全球教育的影響,對人才養成的影響,讓大家重新思考,如何培養這麼巨大變遷下,學生或是未來青年人才,能不能具備這樣急遽變化下的能力,讓國家的發展、人才的養成能持續不斷,也是這段時間,教育部面對與思考的。
潘文忠以108課綱為例,指108課綱特別以核心素養作為整體課程教學設計的概念,就是希望打破過去,以框架式的課程內容,過去孩子面對一層又一層考試,在面對學習與考試還可以,但要讓孩子與未來青年,面對未來急遽變化的社會變遷,恐怕要重新思考,在這樣基礎下,教育部提供各大學校院,像是高教深耕計畫方式,對於學校發展,尤其是跨領域以及解決問題的數位能力養成與提升,都是提供給國內學生所需要的基礎,也是未來人才培育的關鍵。
黃昆輝在致詞也提及,人才培育是教育最重要任務,但快速變遷環境衝擊新世代與教育發展,隨著經濟快速發展,未來人才要具備軟實力和跨領域技能,包括批判性思考、創造力、溝通能力等,而如何以素養與能力為核心,重新思考教育方法,為新世代建構新教育,是大家要關注的問題與目標。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