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習會七週年省思:三個「一念之間」救台灣

2022年11月7日 16:28

▲白宮肯定「馬習會」的和平成就與操作模式。(資料圖/ETtoday)

●蕭旭岑/前總統府副秘書長、現任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

2018年6月12日,美國總統川普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世紀會晤,選在新加坡舉行。當時的白宮副發言人夏哈特別向媒體強調,「川金會」之所以選擇新加坡,是參考兩岸領導人首次歷史性會晤的「馬習會」,選擇中立、安全的新加坡作為會面地點。

川普的決定,等於是肯定「馬習會」的和平成就與操作模式。可惜的是,一向以美國馬首是瞻,曾經與川普通過電話的蔡英文總統,這一點卻未學到川普的智慧,執政六年多來,反而讓台灣變成《經濟學人》雜誌所稱「全世界最危險的地方」。

身為當年出席「馬習會」的成員,親身經歷兩岸如何摸索出和平共處的模式,我期盼為廣大台灣鄉親請命,提出三個「一念之間」:只要執政者以人民為念,恪守憲法,心意一轉,即可翻轉危險局勢。

第一, 拋棄意識形態,回歸九二共識

很多人問我,九二共識是什麼?我說,九二共識就是《中華民國憲法》,我們接受的「一個中國」是中華民國。在1992年的時候,中國大陸知道我們這個立場,表達「尊重並接受」,各自以口頭表述的結論。

既然從我們憲法而來,蔡英文卻拒絕接受,那就是意識形態的問題。遵守憲法,避免讓台灣陷入險境,是中華民國總統的憲政義務。蔡英文與民進黨應該拋棄意識形態,接受憲法為本的九二共識,與大陸重建共同政治基礎。

第二,展現務實彈性,重新左右逢源

▲德國總理蕭茲近期拜訪中國大陸,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以具體行動打臉蔡英文的「選邊站」之說。(圖/路透)

馬英九前總統執政時的「和陸,親美,友日」,被視為台灣左右逢源,和平共榮的典範。蔡英文執政後,綠營文人開始塑造「國際情勢已改變,一定要選邊」的謬論,然而,謬論不會因不斷鼓吹而變成真理,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最近以具體行動打臉了「選邊」之說。

不過半年前,德國對中國大陸仍持強硬態度,九月底北溪二號天然氣管道被炸後,態度漸有轉向;日前蕭茲訪問大陸,出發前夕特別撰文指出,不希望與中國脫鉤,將繼續尋求合作。蕭茲展現了務實彈性,足供蔡英文借鏡。

第三,解除人造敵意,恢復人民交流

兩岸當局的僵局,政治上並非無解,但這些年兩岸人民的互相敵視,卻可能會讓情勢難以挽回。新冠肺炎伊始,從口罩出口、武漢包機、陸配子女「小明」返台,行政院長蘇貞昌對大陸民眾毫無善意的表現,是最大的敗筆。

以最近為例,大陸已表達隨時可恢復小三通航線,但行政院卻故意拖延,拖延阻撓兩岸交流、民眾探親互訪,還把責任推給對岸,這種人為製造出來的敵意,解除與否,也在蔡政府一念之間。

▲大陸已表達隨時可恢復小三通航線,至於台灣方面,恢復與否,關鍵在蔡政府一念之間。(圖/記者林名揚翻攝)

今天是「馬習會」七週年,兩岸卻面臨了史上最兵凶戰危的時刻,八月中共史無前例圍台軍演,美國與台灣卻有人努力要讓台灣「烏克蘭化」,讓台灣變成「刺蝟」牽制大陸。這是一種可鄙的瘋狂,完全沒有顧及台灣老百姓的安危。

蔡英文還有十八個月任期,她要留下的歷史定位,是把台灣帶向險境的總統嗎?如果川普參考「馬習會」模式和金正恩見面,蔡英文也可以轉念想想,去除意識形態、政治務實、恢復人民交流,台灣安危在她一念之間。

熱門點閱》

►林忠正/台海起衝突 兩岸都面臨海上生命缐中斷硬仗!

►矢板明夫/吉卜力樂園一窺宮崎駿價值觀 反戰思想遭批過度理想

►腦霧不是病 醫師曝護腦7大好食越吃越聰明

►電影從不非藍即綠 《流麻溝十五號》訴說火燒島歷史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