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國家政策遭批「沒決心+喊口號」 學者籲每年至少投入百億

▲▼陳超明批評政府在推動雙語國家政策沒決心,且只會喊口號,每年至少投入百億經費。(圖/記者許敏溶攝)

▲陳超明批評政府在推動雙語政策沒決心,且只會喊口號,呼籲每年至少投入百億經費。(圖/記者許敏溶攝)

記者許敏溶/台北報導

政府全力推動「2030國家雙語政策」遭遇學術界反對聲浪,認為政策實踐錯誤,國內英語專家陳超明今(12日)則表示支持政府推動「雙語教育」,不認為雙語教育等於殖民教育,但陳超明也批評政府推動雙語政策沒有決心,像是美國、歐盟與新加坡推動雙語教育的預算都是「百億」,單位還是美金、歐元或新幣,台灣卻是5年30億元,呼籲政府每年也應該投入百億經費,而不是喊喊口號而已。

為厚植國人英語力,全方位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政府全力推動「2030國家雙語政策」,希望將打造台灣成為雙語國家,但政策推出後受到學術界質疑,今年3月改為「2030雙語政策」,不少學者仍質疑換湯不換藥,批評恐怕導致獨尊英語而忽略母語,最後變成「中文不好、英文也不好」的社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致理科大講座教授、台灣國際人才發展協會理事長陳超明,和台灣國際人才發展協會副研究員馬可珍合著《雙語教育完整手冊》,今天舉行新書發表會,探討台灣雙語教育的現況與未來發展,陳超明也發表「台灣雙語教育的現在與未來──策略與行動方案」專題演講。

▲▼陳超明批評政府在推動雙語國家政策沒決心,且只會喊口號,每年至少投入百億經費。(圖/記者許敏溶攝)

▲陳超明批評政府推動雙語政策沒有決心,且只會喊口號,每年至少投入百億經費。(圖/記者許敏溶攝)

陳超明首先指出,他個人支持雙語教育,但他也澄清,雙語教育並非是英語教育或放棄中文或母語,所以雙語教育不會是殖民教育,雙語教育應該是價值選擇,讓偏鄉與弱勢優先,提升使用「英語力」場域,英語應該是一種能力而非知識,雙語教育應該讓全民都會說英文,但不要求每個人都達到精通程度。

面對政府推動2030雙語政策,陳超明批評政府沒有決心且只喊口號,因為相比起美國、歐盟與新加坡推動雙語教育,每年預算都是「百億」,單位還是美金、歐元或新幣,台灣卻是5年30億元,甚至政府給了某單位一年16萬預算,就要求明年英文變好,顯然多數都只是喊喊口號,不懂得雙語教育,他也直言,現在參選的各縣市長候選人,其實應該來聽聽他的雙語政策想法。

陳超明也以自己兒子為例,從小一念美國學校,小三學日文、小四阿拉伯文,晚上回家強迫兒子陪奶奶看「夜市人生」與「飛龍在天」等台語連續劇來學台語,自己雖然在政大任教,但他要求兒子不能念政大,所以後來兒子去念理工,研究所念商,出社會工作後,因為會英語跟阿拉伯語而在職場擁有不錯表現,去年兒子的年終獎金,已經超越他自己年資35年的年終獎金,顯示給孩子最好禮物是外語能力,足以受用一輩子。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