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淨值危機,金管會下猛藥自救讓學者批「本末倒置」。(示意圖/記者湯興漢攝)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
金管會出手解救壽險業淨值,而根據壽險業第3季財報出爐,南山、國泰、中國、新光、台灣等5家壽險公司,適用於10月1日進行金融資產重分類,按攤銷後成本(AC)衡量的資產,比重分類前暴增2.9兆,但真的就能止血嗎?對此,學者搖頭,「保險業早就昨是今非、金管會的同意此措施實屬本末倒置。」
東華大學新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陳松興指出,壽險上半年淨值狂掉,以及壽險公司財報失真,有一原因其實是金管會監理寬恕所導致,在現行會計制度下,壽險業資產面以公允價值衡量、負債面尚未以公允價值衡量,但上半年壽險業受美國暴力升息影響,持有債券價格狂掉,以及淨值蒸發上兆元,金管會同意壽險業以接軌IFRS 9可依規定將金融資產分類到PL(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OCI(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或AC(按攤銷後成本衡量)項下,讓淨值危機暫時解除。
隨後,多位壽險業進一步建議金管會讓部分保險商品提前適用IFRS17,但其實保險業「已昨是今非」,因為本來就要提早接軌IFRS 17,讓資產負債面能反映真實,可金管會卻認為「業者需要時間準備」讓IFRS 17接軌晚國際3年,這決定其實讓事件最後本末倒置,中間不只一位學者,甚至是很多位都會擔心這恐有行公開集體美化財報之實,背後是在救金控股價之虞。
陳松興直言,這當然會讓大家懷疑金管會的公信力在哪裡?雖然金管會表示這是由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所研擬的,但若沒金管會的同意,他們怎麼會研議?總之,與其說是長期來看「治標不治本」,陳松興認為,保險業「早就昨是今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