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提問「白紙運動」遭痛批 王義桅:西方幸災樂禍、誇大其詞

▲▼中國記協在北京舉行線上座談會,邀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副院長王義桅分析「中國式現代化的特色與內涵」。             。(圖/記者任以芳攝)

▲中國記協在北京舉行線上座談會,討論「中國式現代化的特色與內涵」。(圖/記者任以芳攝)

記者任以芳/北京報導

大陸近期爆發「白紙運動」,外媒《彭博社》首先關注大陸年青人走上街頭支持「白紙運動」,北京方面該如何應對?對此,主講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副院長王義桅認為民眾只是不滿疫情政策,無關反對政府或共產黨。他甚至進一步痛批,「西方世界經常誇大其詞,指責中國爆發顏色革命,根本沒必要。」

中國記協今(30)日在北京舉行線上座談會,邀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副院長王義桅分析「中國式現代化的特色與內涵」,中外媒體聚焦「白紙運動」的後續話題。外媒《彭博社》首先提問,「針對大陸過度防疫,上海、北京、武漢和成都各地出現「白紙運動」,多數年輕人走上街頭表達不滿,中共中央政也別是要進行打擊,是不是對抗議的回應?」

針對《彭博社》提問,王義桅首先痛批外媒,「有些記者很興奮,覺得這是反對共產黨領導、反對總書記,你沒有這個,有時候西方世界經常誇大其詞,指責中國已經爆發顏色革命。」

現場主持人也加碼反擊,共克時艱應該大家一起努力,「有的西方媒體莫名興奮,隨意炒作、幸災樂禍、冷嘲熱諷,我覺得這不是一個職業道德,不符合新聞工作的職業道德。」

對於「白紙運動」的出現,王義桅則解釋,大陸年輕人不是反對共產黨,也不是反對疫情防控本身。主要針對疫情防控政策「一刀切」、「層層加碼」等問題,希望在優化做得更好,只是很少數人可能想去搗亂。

他也坦言現在的防疫工作確實需要調整,「中國式現代化」不是一個完美模式,充滿很多缺陷和挑戰風險,薛要慢慢做好,但絕對不能全面放開,並且提出三點看法。

▲▼ 白天是清華、晚上是北大、為烏魯木齊大火發聲、聚集不要動態清零            。(圖/北大、清華學生提供)

▲ 清華生也響應「白紙運動」。(圖/清華學生提供)

首先,大陸防疫政策不可能放棄「動態」清零,民眾全體經過三年多犧牲,取得階段性成果,如果因為年輕人的抗議,全部解封,和西方世界一樣躺平,不合乎現實。

第二,西方世界選擇「躺平」,造成病毒不斷變異,流轉回來給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深重的災難,也不想要負責任。舉例美國有109萬人死亡,在中國不可能發生。因為中國強調人民為中心,美國強調是資本為中心,雙方的根本道理和世界觀方法論不一樣。加上大陸3億殘疾人和老年人,基礎條件不行,無法施打疫苗,直接暴露在變異病毒下非常危險,必須集中力量保護老年人,不像西方人保護年輕人,文化有差距。

第三,病毒變異非常的快,不確定因素太大,如果盲目採取「躺平」政策是不可能的,動態裡面的更加優化調整啊,比較精准的盡量減少了對這個老百姓的生活的這樣一個影響,所以我們也在探索和摸索的過程中在優化我們的疫情防控政策,

最後,王義桅再次痛批西方媒體,「如果你們有好的建議,可以給傳授給我們,不是簡單指責中國出現顏色革命,你們一再誤判,把中國視為威脅,說中國要崩潰,這就是一種威脅政策。」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