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台海緊張 史丹福學者:台灣應以史為鑒戒慎恐懼

▲▼   「策略妙算與國際權衡:揭秘抗戰時期秘密和談的面紗」論壇 。(圖/記者崔至雲攝)

▲「策略妙算與國際權衡:揭秘抗戰時期秘密和談的面紗」論壇。(圖/記者崔至雲攝)

記者崔至雲/台北報導

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郭岱君表示,在俄烏戰爭未停、台海局勢緊張的今天,可以看到,戰爭從來不僅限於軍事戰場,包括經濟、文化、政治、外交等都會被捲入;此外,在世局及兩岸關係發生明顯轉折的今天,台灣應以史為鑒,戒慎恐懼,以智慧及謀略應對挑戰,為台灣及中華民族謀求和平與繁榮。

集結多國學者撰寫的《重探抗戰史》系列完結篇今(3)日舉行新書發表會,聯合報系為此舉行「策略妙算與國際權衡:揭秘抗戰時期秘密和談的面紗」論壇。郭岱君與香港科技大學榮休教授齊錫生剖析抗戰期間中日雙方的和談嘗試,以及相關努力全部失敗的原因。

論壇中郭岱君由中日戰爭談起,她提到,一般大眾不知道的是,整個抗戰時期,東京和重慶之間的秘密和議從未間斷。中日雙方和談密使絡繹不絕、詭譎迷離,令人驚詫。參與秘密談判的使者絡繹不絕;孔祥熙、宋子文,甚至宋美齡都認真投入,汪精衛更是佼佼者;各個竭智盡慮,盡顯神通。

至於中日為何秘密和議不斷?郭岱君指出,其實日本一直希望快結束中國戰事,幾乎每一次和議都是日方主動發起的。中國也有願意以和平手段結束戰爭,但蔣介石堅持要和談,日軍就必須退回七七蘆溝橋事變之前的狀態;亦即日軍必須撤出七七事變後在中國佔領的全部土地。日本不願把到口的肉全部吐出,談來談去,沒有任何結果。

從中日戰爭,郭岱君談到今天的台海局勢,她表示,戰爭從來不僅限於軍事戰場,個中經濟、文化、政治、外交、情報等戰場的你來我往、複雜難解,亦值得細究;其中諸多虛虚實實的策略部署,不能以短期、單一的表象目的而論,而需涵蓋更廣闊、深遠的目標。

郭岱君特别強調,「重探抗戰史」為的不是過去,而是今天及未來。在世局及兩岸關係發生明顯轉折的今天,台灣應以史為鑒,戒慎恐懼,以智慧及謀略應對挑戰,為台灣及中華民族謀求和平與繁榮。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政治熱門新聞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