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台灣會議近百人出席 德學者:俄侵烏是對台警鐘

文/中央社記者林育立柏林5日專電

德國首都柏林今天首次舉行以台灣為主題的會議,德國官方智庫學者瓦克爾在會上警告,台灣人逐漸不把武力威脅當一回事,俄羅斯出兵烏克蘭對台灣是警鐘。

第一屆柏林台灣會議今天起一連舉行兩天,吸引立陶宛外交部次長梅魯納斯(Egidijus Meilūnas)等近百人參加,第一場座談會邀請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長陳志柔、德國智庫「學術暨政治基金會」亞洲問題專家瓦克爾(Gudrun Wacker)、捷克智庫「歐洲價值安全政策中心」在台辦事處主任葉皓勤(Marcin Jerzewski)、鬼島之音共同創辦人吳怡慈針對台灣民主的挑戰交換意見,全程在YouTube平台網路直播。

會議主辦人、出身德國綠黨的歐洲議會對中關係代表團團長包瑞翰(Reinhard Bütikofer)致詞時表示,去年底上台的德國政府在聯合執政協議中首度提到台灣,可說是德國對台灣態度轉向友好的轉捩點,協議中除了支持台灣參與國際,還強調唯有在和平和雙方都同意的情況下,台海現狀才能改變。

包瑞翰說,他所屬的歐洲議會綠黨/歐洲自由聯盟(The Greens/EFA)黨團委託學者研究如何強化歐盟與台灣供應鏈的安全,歐洲議會絕大多數議員都力挺台灣,支持歐盟與台灣洽簽雙邊投資協定。

▲▼烏克蘭每天發射7000枚砲彈。(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德國學者認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應被視為台灣的警鐘。(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陳志柔分析台灣民意的轉變時表示,過去多數人認為經濟利益比國家主權重要,但由於中國對香港的壓迫等因素,最近重視主權的比例提高,台灣人發現中國體制缺乏透明和法治,選舉成了生活方式的選擇。

他強調,台商在中國累積許多經驗,為維持兩岸關係穩定,台灣對中國政府和人民的想法有一定理解,台灣樂於與歐洲研究者分享心得。

近年德國在官方文件中強調台灣是「價值夥伴」,瓦克爾指出,從同志權利等角度來看,德國的確很難在亞洲找到像台灣這樣理念相近的夥伴;中國在立陶宛允許成立台灣代表處後,對立陶宛進行貿易脅迫,刺激整個歐洲團結起來,這是令人鼓舞的結果,歐盟與中國互動應小心不要被分化。

吳怡慈在會上分享台灣民間反擊中國影響力的經驗,指出雖然中國在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後實施軍演,台灣社會依然平靜如常,民眾照常過日子。

對此,瓦克爾警告,台灣的情況與韓國類似,人民對武力威脅習以為常,逐漸不把威脅當一回事,難以保持警戒與備戰。

她說,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有一定道理,俄羅斯出兵烏克蘭凸顯一國領袖的算計可以不理性到什麼程度,完全不理會經濟,因此這場戰爭對台灣來說應該是警鐘,刺激人民面對他們最不想看到的事。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