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C台數科併購有線電視聽證會,民眾為反媒體壟斷在場外進行抗議。(圖/《ETtoday新聞雲》資料照)
文/中央社
關注資訊戰、民主韌性等議題的公民組織「台灣民主實驗室」今天發布涵蓋82個國家地區的「中國影響力指數」,總分排名第一的是巴基斯坦,台灣則在媒體和社會領域受中國影響的程度排名第一。
台灣民主實驗室2019年發起「世界中的中國」(China In The World, CITW)計畫,串連如今數以百計的研究人員及各領域利害相關人,探討中國在各國家地區的影響力及資訊戰活動,並發布「中國影響力指數」(China Index),企圖提升國際社會的問題意識,提供決策和行動參考。
新的指數今天在柏林一場與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erman Marshall Fund)合辦的國際會議上發布。指數綜合考量中國在學術、國內政治、經濟、對外政策、執法、媒體、軍事、社會、科技等9大領域的影響力,共計99個指標。
▲該研究探討中國在各國家地區的影響力及資訊戰活動。(圖/《ETtoday新聞雲》資料照)
在涵蓋82個國家地區的總排名,「中國影響力指數」最高的前30名依序是巴基斯坦、柬埔寨、新加坡、泰國,秘魯和南非並列第5,接著是菲律賓、吉爾吉斯、塔吉克、馬來西亞、台灣、澳洲、南韓、奈及利亞、哈薩克、印尼、埃及、坦尚尼亞、德國、迦納、美國、肯亞、巴拿馬、烏茲別克、委內瑞拉、紐西蘭、英國、墨西哥、喬治亞、智利。
台灣在世界總排名位居第11,但在媒體和社會2大領域的「中國影響力指數」超越其他81個國家地區,排名第一。
以區域而言,東南亞的「中國影響力指數」最高,緊追在後的是中亞。不過,在包含台灣的「東亞與東南亞」此一區域分類,南韓、印尼、越南、日本的「中國影響力指數」都低於台灣。
值得注意的是,在歐洲,「中國影響力指數」排名由高至低依序是德國、英國、喬治亞、義大利、塞爾維亞、保加利亞、西班牙、法國、烏克蘭、亞美尼亞、匈牙利、羅馬尼亞、斯洛伐克、白俄羅斯、奧地利、摩爾多瓦、波蘭、愛沙尼亞、荷蘭、亞塞拜然、捷克、希臘、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立陶宛、芬蘭、瑞典、比利時、蒙特內哥羅、拉脫維亞、阿爾巴尼亞、北馬其頓。這或許與媒體呈現的形象有些差異。
台灣民主實驗室指出,「中國影響力指數」研究結果顯示,中國經營各類關係網絡,比施壓脅迫更能有效促成目標國家地區的「友中」政策。
此外,源自中國的進口貿易額在特定國家地區總進口貿易額的占比,與整體「中國影響力指數」有高度正相關。中國留學生人數則與學術領域的「中國影響力指數」有明顯正相關。
值得注意的是,當特定國家地區的國內生產毛額(GDP)、人均GDP越高,以及貪汙腐敗程度越低,中國越傾向透過施展壓力發揮影響力。也就是說,當貪汙腐敗利益網絡效益低落,中國傾向轉而運用脅迫等高壓手段。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