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足球戰爭爆發,薩爾瓦多軍隊越過邊境襲擊宏都拉斯。(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王致凱/綜合報導
卡達世界盃足球賽正如火如荼進行,綠茵戰場上各隊為了爭奪晉級,難免爆出火藥味,然而在50多年前曾有一屆世界杯會外賽,曾有兩個國家為了爭奪晉級,最後竟演變成戰爭,雙方交火約100小時,造成數千人死亡的悲劇。
1970年墨西哥舉辦世足比賽,會外賽提前1969年間舉行,當時國際足總給予中北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國家共兩個參賽席位,扣除主辦國墨西哥,其他國家必須爭奪最後一個參賽機會,其中包括中美洲相鄰的薩爾瓦多和宏都拉斯兩國。
當年,薩爾瓦多與宏都拉斯之間早已累積許多矛盾,因為薩爾瓦多地狹人稠,而宏都拉斯相對而言地廣人稀,因此長期以來無數薩爾瓦多的貧困農民非法入境宏都拉斯希望能獲得耕地或是工作機會,最後滯留在宏都拉斯的薩爾瓦多人,甚至佔了宏都拉斯總人口的20%,引發許多宏都拉斯本地人的不滿。
在各方團體施壓下,宏都拉斯政府於1967年全面實施土地改革法,強行將薩爾瓦多移民的大多數土地沒收,並且重新分配給土生土長的宏都拉斯人。此外,還有成千上萬的薩爾瓦多勞工被驅逐出宏都拉斯,此舉造成雙方關係降至冰點,緊張局勢一觸即發。
在土地改革和驅逐非法移民造成局勢升溫的大背景下,宏都拉斯和薩爾瓦多國家隊定於1969年6月份舉行三場預選賽,以決定哪一支球隊能夠參加次年在墨西哥城舉行的世界盃足球賽。而這也成為了兩國民眾宣洩不滿情緒的出口。
首場比賽由實力較強的薩爾瓦多隊作客宏都拉斯,結果宏都拉斯球迷前一晚徹夜聚集在飯店外高聲喧嘩,讓來訪的薩爾瓦多隊球員徹夜難眠,結果薩爾瓦多隊果然在比賽中失常,以1比0敗給宏都拉斯。
消息一出,薩爾瓦多全國上下群情激憤,甚至有一名18歲少女博拉尼奧(Amelia Bolaños)為此輕生;為此,薩爾瓦多政府以烈士的規格替少女舉行葬禮,不僅總統親自出席,棺木以國旗覆蓋後下葬,媒體更寫道「這個女孩不忍國家跪倒」,結果更加劇了薩爾瓦多人的激動情緒。
第二場比賽輪到宏都拉斯作客薩爾瓦多,比賽前夜薩爾瓦多球迷以牙還牙,同樣在宏都拉斯球隊下榻的飯店外喧嘩整夜,甚至出現許多針對宏都拉斯人的暴力行為,比賽還沒開始就已經有3人死亡,讓宏都拉斯球員心理壓力極大,甚至不得不乘坐裝甲車前往體育場。最終比賽結果可想而知,宏都拉斯以0比3輸給了薩爾瓦多。
當時,宏都拉斯隊的總教練葛里芬(Mario Griffin)甚至還說,「我們能輸球真是太幸運了」,因為他擔心若在客場贏球,恐怕球員們會受到更嚴重的攻擊。消息傳回宏都拉斯後,宏都拉斯球迷們十分憤怒,紛紛將怒氣出在境內的薩爾瓦多人身上,結果有不少薩爾瓦多人無辜被打到重傷,甚至有人遇害。根據統計,在第二場比賽後,至少有1萬2000名薩爾瓦多移民被迫逃離宏都拉斯。
1969年6月27日,最後一場預選賽在墨西哥舉行,有了前兩場比賽的經驗,墨西哥警方不敢大意,派出至少1700名警力到球場維持秩序。最終,薩爾瓦多在比賽中以3比2擊敗宏都拉斯,取得1970年世界盃的參賽權。就在同一天,薩爾瓦多宣布與宏都拉斯斷交,並指責宏都拉斯政府對於境內針對薩爾瓦多人的大規模暴力行為視而不見。
▼薩爾瓦多軍隊在一處據點架起機槍。(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1969年7月14日,薩爾瓦多決定對宏都拉斯採取軍事行動,雙方戰爭因此爆發為期4天的戰爭。戰爭初期原本薩爾瓦多佔據主導優勢,但宏都拉斯軍隊也很快反擊,雙方因此僵持不下。值得一提的是,當年雙方空軍都裝備了二戰時代的美軍老式活塞式引擎戰機,因此這也是人類最後一次互相使用活塞式引擎戰機廝殺的戰爭。
最終在美洲國家組織的介入干預下,雙方同意於7月18日停火。隨後在國際社會輿論壓力下,加上美洲國家組織同意派出觀察員前往宏都拉斯確保境內薩爾瓦多人的安全,薩爾瓦多最終同意於8月份撤軍。
在這場「足球戰爭」中沒有贏家,不僅雙方都有數千人傷亡,更有約30萬薩爾瓦多人流離失所,許多薩爾瓦多裔難民返回母國,結果反而造成薩爾瓦多人口過多和貧困問題惡化。另外,兩國的經貿關係同樣受到極大傷害,並直接導致中美洲共同市場停擺22年。直到戰爭結束後11年,薩爾瓦多和宏都拉斯於1980年才終於簽訂和平條約,恢復雙邊正常關係。
雖然這場戰爭被稱為「足球戰爭」(The Football War),但足球賽實際上僅是引爆衝突的導火線,背後真正原因仍是因為兩國長期以來累積的矛盾造成。至於成功晉級世界盃的薩爾瓦多隊,在1970年世界盃小組賽連續敗給前蘇聯、墨西哥和比利時,一球未進慘遭淘汰。
▼根據官方資料,薩爾瓦多隊當年在小組賽一球未進被淘汰。(圖/翻攝自FIFA)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