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圖/CFP)
記者鄭思楠/綜合報導
中國大陸防疫急轉彎大幅放寬,關於何時將新冠肺炎從「乙類傳染病甲類管理」(乙類甲管)調整為「乙類傳染病乙類管理」(乙類乙管)的問題也引起熱議。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12日表示,「我相信新冠肺炎最終也會降為丙類丙管的。 」
據《環球時報》報導,2020年1月20日,大陸國家衛健委發布1號公告稱,將新冠肺炎納入法定傳染病乙類管理,採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談及新冠肺炎最初的管理分類,他表示,新冠肺炎之所以最初劃歸到「乙類甲管」,主要是因為疫情早期病毒來勢洶洶,傳播快、病死率高。
截至目前,新冠病毒已從最初的原始毒株,平行進化出Alpha、Beta、Gamma、Delta、Omicron等變異株,眼下Omicron變異株及其進化分支成為優勢流行株。國內外的大量研究顯示,Omicron變異株呈現出傳播力強、傳播範圍廣,但致病力顯著減弱的特點。
曾光認為,隨著新冠病毒不斷向高傳播力、低病死率方向轉化,正由肺炎轉化為上呼吸道感染,絕大多數為輕症和無症狀感染者,一旦學術界確認這種變化趨勢已經穩定,達成共識,相信國家會在適當的時候調整傳染病管理的類別。
他表示,若將新冠肺炎按照乙類傳染病管理,就意味將對新冠肺炎的管理回歸到衛生系統的常規工作,依然要診斷、報告、管理每一例病例,可以對病人和密切接觸者依法隔離,對污染的疫源地消毒,但不再由政府組織大規模的社區封控、中斷交通等措施。疫情防控將解除臨時的應急管理狀態,而回歸到傳染病的常態化管理階段。
曾光指出,甲類傳染病需要採取強制性的社會管控對策,以防止疫情播散。乙類傳染病的管理措施則相對寬鬆,只需報告、診療、管理好每一個病例,實施必要的隔離和消毒措施。至於丙類傳染病,發病率雖然可能很高,但絕大多數為輕症和無症狀感染者,病死率低,沒有可能、也沒有必要花費巨大的社會成本診斷、管理每一例病例。因此,丙類傳染病屬於監測管理的傳染病,只需要及時發現並搶救危重病例,動態監測疫情演變趨勢、病原體變異和耐藥性變化,指導實施有效的預防對策,如接種流感疫苗、研發抗病毒藥物等。
他指出,2003年應對SARS,2009年應對新型H1NI流感,以及應對新冠肺炎都採取了「乙類甲管」。隨著病原體的演變和疫情管控的需要,可以在適當時候將「乙類甲管」降級調整為「乙類乙管」,不再按甲類管理,甚至最終可以調整為「丙類丙管」。
他直言,大陸在2003年戰勝SARS後,僅名義上依然在列「乙類甲管」,但已無甲管之實。2009年入夏後,隨著新型H1NI流感的致病力大幅下降,大陸也調整為「丙類丙管」,納入流感的管理欄目,不再單列。
曾光認為,目前正處於新冠發病率急劇上升之時,因此還不能輕言可以回歸到正常生活,只有經過新冠疫情的衝擊,待疫情穩定下來,當對待新冠只須像對待流感一樣實施監測管理,不再報告管理一般病例,而是把重點放在搶救重症病例、接種疫苗和加強個人防護上時,才能將新冠肺炎調整到丙類傳染病管理,大家才能回歸到正常生活。
他指出,在新冠肺炎防控政策的調整過程中,從乙類甲管調整至乙類乙管,是極為關鍵但艱難的一步,調整意味著對於新冠肺炎管理發生了質的變化,「一旦調整到乙類管理,未來再降到丙類傳染病管理,那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我相信新冠肺炎最終也會降為丙類丙管的,對此我們要有信心,更要有耐心。」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