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飯的餐點,必須能吃,要煮熟,也就是活人不吃的不能拜,如用罐頭料理,也必須開啟擺盤。(圖/記者蔡佩旻攝)
記者李政遠/雲林報導
民眾常將靈前「拜飯」或稱「捧飯」誤說是「腳尾飯」,到底有何差別?生者是否可以吃拜過的捧飯及腳尾飯;民俗專家解釋,腳尾飯跟拜飯是不一樣,祭拜處也不同。
民俗專家李寶全說,拜腳尾飯指的是在往生者過氣後,家屬依民間信仰習俗上,準備一碗白飯上擺一顆蛋,並在飯上正插一雙筷子與一炷香,來當作是臨時的香爐,用意在使往生亡魂吃後有體力赴冥府報到用的飯菜。
▲現今時代,拜飯大多委由專門拜飯的人處理,「冥界料理達人」張衣帆為往生者備餐拜飯,料理創意又精緻。(圖/記者蔡佩旻攝)
拜飯,又稱捧飯或孝飯,親人過世在守喪期間依俗,準備葷或素的家常飯菜,擺放在靈堂牌位前,點香請亡靈盥洗用餐的儀式,而拜飯在喪禮中,陽世間人對往生親人孝道體現一環。
李寶全表示,拜飯的餐點,必須能吃,要煮熟,也就是活人不吃的不能拜,如用罐頭料理,也必須開啟擺盤,否則往生者領受不到,祭拜後的飯菜,不建議食用,因祭拜往生者菜飯,陰性磁場較強,運勢欠佳的人吃後,正能量會降低,氣運會不暢,影響工作及財運。
▲傳統習俗就算長輩往生,親屬以「侍死如侍生」體現孝心及思念,照常早晚在往生者牌位前面供餐進行拜飯,故又稱「孝飯」。(圖/記者蔡佩旻攝)
李寶全指出,早前農業社會每日都會與長輩一同用餐,傳統習俗就算長輩往生,親屬以「侍死如侍生」體現孝心及思念,照常早晚在往生者牌位前面供餐進行拜飯,故又稱「孝飯」;現進入科技工商時代,傳統的服喪禮儀,也漸漸簡化,拜飯這件事情就會委由專門拜飯的人處理,拜飯也就成了一門生意。
▲拜飯,又稱捧飯或孝飯,親人過世在守喪期間依俗,準備葷或素的家常飯菜,擺放在靈堂牌位前。(圖/記者蔡佩旻攝)
【其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