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脫勾」半導體之戰,陸學者認為中國難受,美國以後也不好受。(圖/路透)
記者任以芳/北京報導
大陸官媒《環球時報》今(17)日舉行一年一度年會,廣邀兩岸專家學者探討中共二十大後新國際關係,首場聚焦「中美共處:新模式要磨合多久?」大陸學者從中美「脫鉤」來看半導體之爭,大陸學者楊希雨說,美國主要針對中國的高科技發展「精準脫鉤」當中國覺得選擇性「脫鉤」很難受,實際上美國自己也很難受,加上盟國如果不跟進,這個圍堵政策遲早收回。
《環球時報》2023年會聚焦「二十大之後的中國與世界」,第一場出席學者有大陸海軍少將楊毅、復旦大學一帶一路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仁偉、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金燦榮、、中國社科院政治學所研究員房 寧、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教授沈丁立、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大研究所研究員楊希雨、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研究員何偉文。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所研究員楊希雨。(圖/環球時報提供)
談到中美「脫鉤」問題, 就制裁中國半導體來看,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所研究員楊希雨指出,從半導體、量子計算、人工智能、生物技術還有自動化系統,美國主要針對中國的高科技發展「精準脫鉤」,不是全面性,而是有選擇的「脫鉤」。拿行政手段扭曲市場規律,但這種事絕對不可持續。
他也舉例,「上世紀90年代,我當時在美國工作,美國對華實行全面制裁,但最後卻是柯林頓政府放棄絕大部分在1989年以後採取的對華製制裁。」隨著時間的推移,改變選擇性「脫鉤」一定是美國,而不是中國。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教授沈丁立。(圖/環球時報提供)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教授沈丁立分析,目前美國採取 「小院高墻」暴力式打壓,短期內已經產生了消極效果,比如讓中國無法獲得美西方的高端晶片,讓華為5G手機製造受到制約。
如果從宏觀市場銷售來看,沈丁立指出,以中國晶片市場銷售額有49.9%是來自美國晶片,分為美國直接銷售、通過其他國家販售,以及美國在中國三個企業生產。中國晶片佔世界1/3,美國又佔中國1/2市場,如果丟掉中國這塊市場會是什麼打擊。
沈丁立表示,根據美國半導體協會統計,2016年到2021年美國11家最大的半導體公司,對中國的銷售總額包括晶片和晶片製造設備,總共達到1千億美元,比2016年累計增長52%,美國對世界其他地區的同期銷售增長是27%,如果中國這塊市場丟失打擊很大。
他進一步舉例,根據美國半導體協會統計,為什麼美國晶片半導體產業遙遙領先,最根本的原因是投資密度非常大,研發高強度,整體銷售收入是18.6%(去年)。如果去掉中國銷售銷,研發收入也會減少。舉例,去年投入研發是500億美元,如果在中國部分減掉200億,美國在世界上半導體將不是第一,規模技術不再是世界領先。
沈丁立預測,10年、15年之後,中國的經濟體量會基本打平美國,再過10年、15年,到2050年不管美國打不打壓,中國都要自己研發。不能因為有便宜東西買,自己不好好研發,命運必須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大陸官媒《環球時報》今(17)日上午9點舉行一年一度年會 。(圖/環球時報提供)
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政治學所研究員房寧說,高科技企業是全球化,離開全球市場與合作,不論是哪一個國家,中國、美國都不行。
談到「脫鉤」誰最難受?房寧指出,外界往往把重點放在中國的看法,必須從西方的角度,從美國內部的經濟社會結構來思考這個問題。其實「脫鉤」也是美國在嘗試調整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形成的世界經濟秩序、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等,美國深刻地感覺內部問題,這是所謂「脫鉤」的深層次背景。
復旦大學一帶一路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仁偉說,「脫鈎」關鍵看美國的盟國,如果全部追隨美國,中國一定會非常困難,如果美國盟國不願意追隨,這個政策會打折扣,甚至不得不收回去。
他也表示,韓國到現在都沒有接受美國的「脫鈎」政策,歐盟也公開表態不願意全盤接受「脫鈎」,最近包括荷蘭的立場也發生改變了。中國的困難是暫時性、局部性的,而對華「脫鈎」造成的後果對美國而言是長期性,全局性。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