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立委郭國文。(資料照/記者林敬旻攝)
記者呂晏慈/台北報導
財政部預估,今年稅收有望超徵4500億,輿論關注還財於民、普發現金等,對此,副總統賴清德子弟兵、民進黨立委郭國文26日強調,超徵不是超收稅,而是稅收高於所編列的預算,主要原因是政府低估景氣,他認為在貧富差距逐年擴大的狀況下,不應普發現金,而是要針對性紓困,來照顧底層民眾。
針對稅收超徵議題,民進黨立委何志偉、何欣純、王定宇、趙天麟、林楚茵等人今日分別提出主張,訴求應「還財於民」,亦或發放類似「現金券」,讓全民共享經濟成長果實。
對此,郭國文今天透過新聞稿指出,每年預算是由政府預估徵收的稅來進行編列,但從今年1月至11月的趨勢推估,財政部大幅低估「營業所得稅」的收入,才會出現超徵的狀況,並不是政府多收稅,更不是政府貪財而剝削百姓。
對於政府低估營利所得,郭國文表示,這代表民眾消費超出預期,也就是政府低估景氣,也代表政策所創造出來的經濟附加價值比預期的高,然而,民眾對於超徵的誤解,導致抱怨連連,認為超徵應該以普發現金的模式還財於民,但只要了解超徵不是超收,就不會有相對剝奪感。
郭國文強調,超徵的稅收若用普發的方式回歸民間,就枉費政府的功能,尤其在貧富差距逐年擴大,更在去年達10年新高的狀況下,政府背負照顧弱勢的角色,所以,與其普發現金,更應該主張「針對性紓困」。
郭國文指出,從數據調查上能發現,社會後40%的民眾,可支配所得以一年3千、5千塊在成長,但以今年通貨膨脹逼近3%的高通膨換算,可支配所得其實在減少中,反觀社會前40%的家庭,每年可支配所得超過百萬,發個幾千塊給這些人的用意何在?
面對營利稅超徵,郭國文表示,這代表景氣創造出來的經濟效果不錯,但關鍵在於經濟成長「下滲」不彰,導致底層民眾無感,面對通膨更是基層需求不被滿足,這才是政府必須重視的面向,因此,他反對政府普發現金,應該善用政策工具來達到財富重分配,針對性紓困這才是真正的「苦民所苦」,請政府將經濟底層的需求作為政策優先目標,不是以普發來解決民怨。
讀者迴響